伽師新梅帶動農民人均收入過萬元

【產業潮】


(相關資料圖)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韓沁言

“伽師新梅口感好,甘甜多汁,營養豐富,在市場上供不應求。”9月25日,正往上海發運新梅的伽師縣新南疆果業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帥印說,“今年公司已收購5000噸新梅,最近每天都有10輛冷鏈運輸車發往廣東、上海、鄭州等地。”

伽師縣和夏阿瓦提鎮夏勒克村村民阿不來孜·喀依木樂呵呵地說:“我家17畝新梅園,今年賣出了85萬元。”

素有“中國酸梅之鄉”之稱的伽師縣,是國內最早培育新梅的地區之一。經過近20年的發展,新梅已成為伽師縣一張亮麗的名片。

在中國新梅版圖中,伽師新梅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占全國的40%和60%。

“今年伽師新梅產量預計20余萬噸,收購價每公斤按20元計算,產值可達40余億元。”伽師縣委書記劉志成說,“今年,僅新梅一項就帶動全縣農民人均收入過萬元。”

當年伽師縣動員村民栽種新梅樹,許多村民并不愿意栽種,擔心影響收入。抱著試一試的態度,阿不來孜套種了2畝新梅樹。縣里、鎮里經常派技術員深入新梅園指導和培訓。

“技術員手把手教我們拉枝、修剪、施肥、灌水。聽技術員的話,新梅長得一年比一年好。”阿不來孜說,經過逐年摸索與經驗積累,他家的新梅園面積也擴大到了17畝。

通過推行“企業+基地+農戶+訂單”的產業經營模式,伽師新梅產業不斷向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發展。

科技賦能讓新梅產業發展快馬加鞭。京東投資180余萬元,在伽師縣英買里鎮拉依力克村建起智慧化京東農場,在該村新建新梅種植示范園1100畝。

“在手機上安裝一個智慧農業APP,就可以隨時隨地查看果樹生長情況,節省人力、物力,管理更精準。”拉依力克村村民熱合馬尼江·阿吾提說,大伙嘗到了智慧農業的甜頭。

伽師縣投資建設了粵伽新梅產業園,吸引京東、德匯好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中荔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新梅經銷與加工企業落戶,產業園研發出新梅果干、果汁、果醬、果酒等20余種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產品,初步形成種植、采摘、智能分選、冷藏、包裝、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

京東在伽師建成智能供應鏈中心,開通新梅冷鏈專列、冷鏈航空,構建“線上+線下”銷售兩張網,新梅最快24小時內送達國內消費者手中。

伽師縣建成“縣有萬噸級、鄉有千噸級、中心村有百噸級”總庫容15萬噸的冷鏈物流體系,新梅銷售時間由往年20至30天集中上市,延長至2到4個月錯峰銷售,實現了保質穩價。依托新梅產業,伽師縣成功創建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