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張治立
(相關資料圖)
這個中秋國慶假期,張旭亮哪里也去不了。一撥撥沖著海鮮而來的游客,不惜驅車上百公里,到天鵝湖來一看究竟,然后抱上幾條海魚乘興而歸。
“我們今年是第一年嘗試‘海魚陸養’,沒想到效果還不錯。現在鱸魚最大的才700多克,石斑魚最大的只有400多克,可一傳十、十傳百,不等外地人下單,本地人就過來搶鮮了。”10月1日,戴著草帽、守在海魚養殖網箱跟前的張旭亮,掩飾不住內心的自豪。
9月26日,中秋國慶“雙節”到來之際,不斷有游客到天鵝湖觀海鮮、買海鮮。李麗 攝
張旭亮所在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十四團四連,是塔克拉瑪干沙漠深處的一個小村莊。距村莊25公里處有個堿水灘,水源來自上游灌區排放的鹽堿水,這些農田廢水被蓄起來后,形成了面積達1000余畝的湖泊濕地,因冬季常有天鵝造訪,被當地人稱為“天鵝湖”。
剛開始,四連“兩委”對天鵝湖開發利用的定位是發展觀光旅游業。沙漠里冒出一汪水,而且有個動聽的名字,又鄰近沙漠公路,妥妥的特色旅游景點。“近年來,隨著十四團金楊鎮鹽堿水養殖南美白對蝦的成功,我們發現鹽度達12%左右的天鵝湖,竟然有養殖海鮮的可能性。”四連黨支部書記歐陽海花說。
2021年11月,四連黨支部成立了阿拉爾市優先鄉村旅游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的目標正如其名:“海魚陸養”先行先試!
歐陽海花老家在水網密布的湖南,2008年大學畢業后像胡楊一樣扎根在了團場連隊;作為四連黨支部委員的張旭亮,從小在阿拉爾市上游水庫邊長大,對水產養殖并不陌生……一群人工作在南疆大漠,可心里有個海的夢想,他們要通過海產養殖來實現這個夢想。
讓原本屬于大海里的物種在沙漠里“落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張旭亮說,2022年先嘗試養殖羅非魚,從廣州運輸魚苗難以實現,便從新疆的溫室淡水養殖企業引進魚苗。從淡水環境進入鹽堿水環境,魚苗不能太小,他們購買的都是每尾100克以上的魚苗。
天天守在網箱邊觀察,歐陽海花發現,鹽堿水養殖,海魚面臨最大的不適應是水溫。沙漠里夏季中午溫度常常高達40攝氏度以上,中秋過后晚上接近零攝氏度,“還有日常進食、預防疾病等,對養殖人員來說都是新領域。”
所幸,天鵝湖被確定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藍色糧倉”專項“內陸鹽堿水域綠洲漁業模式示范”——新疆湖塘生態養殖模式構建與示范項目核心示范點,由塔里木大學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提供技術保障。2022年投放的羅非魚養殖成功后,今年,合作社又投放了加州鱸魚、石斑魚等名貴海魚。
9月23日,在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舉辦的第六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慶祝活動中,張旭亮(左)展示鹽堿水域內養殖的海魚。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張治立 攝
歐陽海花透露,游客到天鵝湖購買海魚,鱸魚每公斤150元,石斑魚每公斤220元。國慶節前的10天里,加上“四大家魚”上市,合作社賣了一噸魚。預計今年水產養殖收入達15萬元,遠超去年的9萬元。
在四連不少職工眼里,現在天鵝湖的海鮮,比入冬后飛來的天鵝還搶鏡,因為這里的海鮮滿足了游客的好奇心和期望值。
為了滿足游客需求,阿拉爾市優先鄉村旅游農民專業合作社決定,在逐漸擴大養殖規模的同時,在天鵝湖這片“海產養殖試驗田”嘗試放養更多的海產品。
明年,阿拉爾市優先鄉村旅游農民專業合作社將與塔里木大學、寧波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等科研機構通力合作,養殖對蝦、青蟹、生蠔等海產品,讓“新鮮”品牌更閃亮。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中秋國慶嘗“新鮮”丨大漠深處天鵝湖:比天鵝更搶鏡的是海鮮2023-10-02
- 什么樣的賽道稱得上長坡厚雪?2023-10-02
- 共探智能汽車產業新征程 全球智能汽車產業大會召開2023-10-02
- 聚焦技術創新 東風汽車科技創新周暨汽車嘉年華開幕2023-10-02
- 唱響“中國夢·祖國頌”2023-10-02
- 他們為災區重建貢獻設計力量2023-10-02
- T+0交易未來有望落地嗎?2023-10-01
- 南方區域充電基礎設施在全國率先實現鄉鎮全覆蓋2023-10-01
- 假期第三天道路交通流量持續高位運行 全國交通安全形勢總體平穩2023-10-01
- 節日期間多項重大工程取得突破性進展2023-10-01
- 杭州亞運會丨中國隊兩名新疆拳手晉級四強2023-10-01
- 中秋遇國慶 新疆消費潛力加速釋放2023-10-01
- 港珠澳大橋成為“雙節”期間港澳旅客出行熱門通道2023-10-01
- 秀我中國|“村里的孩兒”放聲唱響《萬疆》以青春之聲表白祖國2023-10-01
- 三峽工程累計攔洪超2000億立方米,發電1.63萬億千瓦時2023-10-01
- 假期第三天道路交通流量持續高位運行2023-10-01
- 【甘快看】蘭州海關:政策服務齊發力 助企紓困促發展2023-10-01
- 【甘快看】假期居家,安全提示請牢記!2023-10-01
- 【甘快看】中國漢簡藏量最大的專題博物館啟線上數字展2023-10-01
- 情滿中秋如“月”而至 家在上海,美好“藕”遇——特色民俗文化和民族團結系列活動在環球港舉行2023-10-01
- 阜平縣:法治直播間 筑牢反詐安全墻2023-10-01
- 我市民政系統開展“慶中秋迎國慶”走訪慰問活動2023-10-01
- 短途客流增加 中國鐵路客流保持高位運行2023-10-01
- 易縣社會各界舉行 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2023-10-01
- 一條巷 640米 9個民族2023-10-01
- 民勤:以產業振興為抓手 實現“產業興”到“全域強”2023-10-01
-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黃河篇丨大地豐收美 蟹肥果飄香——黃河下游秋季見聞2023-10-01
- 帕當山隧道全線貫通2023-10-01
- 天津東疆海關查獲含“問題地圖”圖冊1100本2023-10-01
- 節日不停工:南沙全民文化體育綜合體項目加速推進2023-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