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養家國情懷 激揚奮進力量


【資料圖】

新疆日報評論員

中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國慶是舉國同慶的盛大節日,雙節喜相逢,是雙重的歡愉、加倍的快樂。舉目可見、側耳可聞,新疆每個角落都充盈著闔家團圓的幸福感,各族兒女抒發著真摯熾熱的家國情,“家”與“國”在天山南北交織共融出最美的風景。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奠定了國富民強的基礎,國護佑著燈火萬家的平安。塔城市民沙勒克江·依明連續十多年在自家小院里升國旗,溫泉縣牧民策馬雪原送冰雪健兒出征,紅其拉甫海關人扎根雪域邊疆國門一線,“人民楷模”布茹瑪汗·毛勒朵為國戍邊一輩子……或靜水流深,或滄笙踏歌,家國情懷已經深入新疆各族人民的血脈,成為刻骨銘心的精神傳承,是新疆各族人民心間最深厚、最持久、最濃烈的情感。情懷如夢、家國在心,把愛家和愛國統一起來,把千家萬戶的喜悅與國泰民安的愿景緊緊相連,把實現個人夢、家庭夢融入國家夢、民族夢之中,鑄牢中國心、中華魂,無論面對何種艱難險阻,中華兒女都能團結凝聚、百折不撓、奮勇向前。

團聚最喜悅、團圓最幸福、團結最有力,千千萬萬個小家庭的幸福匯聚成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同賞一輪月、同升一面旗,同跳一支舞、同唱一首歌,共同為亞運健兒加油助威,一起為中國式現代化夢想接續奮斗,就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真實寫照。在雙節同慶的日子里,我們要涵養作為中華兒女的家國情懷,要珍惜作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血脈相依。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我們要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突出的統一性,堅定不移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各項工作的主線,引導各族群眾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不斷增強對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歸屬感與認同感,推動各族群眾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

無論家國情懷還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來都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千千萬萬人的辛勞和付出匯聚成時代前進的洪流,成就最幸福的家、最富強的國。賽場上的運動員用奮勇拼搏為國家爭得榮譽;大田里的農民用辛勤汗水守護大國糧倉安全,車間里的工人用卓越的勞動當好大國創造基石,實驗室科研人員用矢志創新攻克卡脖子難題……不管是今日體育盛事的精彩絕倫,還是壯美河山的萬千氣象,正是因為每一個平凡你我的共同托舉、共同奮斗,我們腳下的土地才始終充滿勃勃生機與旺盛活力。把家國情懷刻寫在平凡的崗位、融入不懈的奮斗,就能以千家萬戶點亮的燈火照亮中國式現代化的光輝前程。

心中有家,溫情綿長;心中有國,情深義重。一顆丹心系家國,涵養家國情懷、激揚奮進力量,深情相擁偉大的祖國,奮力投身偉大的時代,在奮斗中定義未來,在拼搏中書寫精彩,我們一定能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更好建設美麗新疆、共圓祖國夢想。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