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警惕老年人“觸網”風險

□董文龍

春節假期,回家與父母朝夕相處了一段時間,我驚訝地發現,父母已然變成了“低頭族”,除做飯、吃飯、散步外,其余時間幾乎都在玩手機。他們盯著手機的時間,甚至超過了我這個需要使用手機工作的人。

父母生活在農村,文化程度不高。看著他們熟練地用手機看視頻、聊天、購物,我既高興又擔憂。高興的是,他們跟上了新時代的節奏,上網沖浪娛樂,獲取信息,豐富了認知。擔憂的是,他們花費太多的時間刷視頻,各類不良信息乘虛而入,損害身心。

長輩們的微信群和朋友圈充滿了諸如“此文不讀后悔終生”“剛剛!不轉的不是某某人……”等文章或視頻,各類虛假信息、詐騙信息花樣翻新,潛在的風險隨之而至。

智能手機的普及、網速的提升、短視頻的興起,大幅降低了互聯網使用門檻。作為網絡“新手”,老年人面對泛濫的信息缺少甄別能力,容易輕信網絡謠言,屬于“觸網”安全風險較大的群體,亟待關注。

消除老年人“觸網”風險,給他們一個安全的網絡環境,全社會應共同參與。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民總體規模超過10億,50歲及以上網民占比為28.0%。主流媒體應該針對老年人的閱讀習慣,在其感興趣的領域,用其喜聞樂見的呈現方式多產出優秀作品,提高老年用戶對主流媒體平臺的黏度。自媒體要遵守法律法規,少搞一些套路,多扛一份責任,加強自律方可行穩致遠。

老年人要樹立正確的上網觀,自覺抵制有害信息,不信謠、不傳謠。監管部門要加大力度整治網上有害信息治理,維護清朗的網絡空間秩序。此外,短視頻平臺有責任推出“老年人防沉迷系統”,老年人長時間盯著手機,甚至熬夜刷視頻,給身體帶來了不小的負擔,平臺可開發相應程序進行適當限制。

當然,最有效的方式,是家人的陪伴。兒女們通過陪伴與交流,幫助父母消除孤獨,輸送有價值的信息,教會他們辨別真假信息的能力,共享網絡發展紅利,消滅潛在風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