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非法“五車”少了,走在人行道更舒心了,過去的2021年,柳州在這方面做得著實不錯

本文轉自:南國今報

在馬路上行駛的車輛文明有序,在人行道行走的市民順暢舒心,非法“五車”逐年明顯減少,倚車擺賣得到有效控制……這些,跟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五車”整治工作密不可分。2月25日,柳州市召開2021年“五車”整治工作總結暨2022年工作部署會,盤點過去的一年“五車”整治工作都有哪些亮眼的成績,下一步,又將為全市的文明暢通擘畫怎樣的新藍圖。

柳州市2021年“五車”整治工作總結暨2022年工作部署會現場。

強基礎 多點發力鞏固整治陣地

2021年,柳州市針對三輪車(機動、電動、人力)、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兩輪摩托車(燃油助力車)、小客車(面包車)、農用車輛(拖拉機)等“五車”的整治工作,已進入第5個年頭。柳州市城管委“五車”專項整治工作組認真謀劃,精心部署城管、交警、交通三家執法部門,繼續積極開展“五車”整治工作,通過加強末端執法,保持打擊“五車”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形成震懾。

城管執法部門采取設點整治、流動整治、錯時整治等方式,突出重點、點面結合,全面推進整治工作開展。交警部門對“五車”違法行為的特點規律進行研判,將專項整治與常態整治相結合,嚴查“五車”交通違法行為;交通執法部門采取交叉執法、晝夜輪換執法、不定期執法等方式開展整治。

執法人員對違規上路的三輪車進行查處。(資料圖片)

今報實習記者何俊濤 攝

市場監管部門通過檢查銷售臺賬、查看店鋪內車輛等方式,對全市151戶“五車”經營主體開展逐戶排查,從源頭嚴控違法“五車”流入市場。商務部門對各加油站點加強監管,切斷違法“五車”加油渠道。

明職責、強自管、重監督,推動行業車輛實現規范管理。城管執法部門積極推進環衛三輪車密閉改造工作,建立駕駛員保潔責任制,開展專項檢查。上半年督促整改案件46件后,下半年無同類案件發生。

柳州市郵政管理局建立常態化車輛管理機制,定期采集車輛及駕駛員信息,加強快遞企業教育宣傳,全年不定期深入快遞網點檢查27次,督促快遞企業整改問題車輛百余輛。

目前,全市不規范行業三輪車上路行駛的現象已基本消除。

執法人員在全市行動中查獲多輛無牌三輪車。

重實效 亂象減少道路暢通有序

“過了早上高峰期,大路上基本見不到三輪車了。”3月1日上午8時許,在柳州市燎原路與白云路交會路口,魚峰區“五車”整治辦副中隊長李震乾對記者說,他們經常在清晨開展定點、流動整治各農貿市場的重點路口。一般在9時以后,主干道上的三輪車已難覓蹤影,執法人員繼續巡查背街小巷,進一步擠壓非法“五車”的活動空間。“現在真的好多了,剛開始的時候,停下來跟你說幾句話,可能眼皮底下就溜走幾輛車了。”李震乾笑著說。

去年,各城區(新區)根據轄區實際,在“五車”問題高發區域,劃定重點路段、時段開展“點穴式”精確執法,對重點區域進行針對性整治;同時,將整治范圍延伸至背街小巷,點線結合開展全覆蓋的長效化整治。

一年內,全市共開展日常整治932次,出動執法人員9756人次,執法車輛2497輛,查扣車輛3769輛,較去年同比增長34%;全年采集案件29565件,案件量較去年同比下降18%,“五車”整治成效不斷凸顯。

在日常整治的基礎上,組織各城區(新區)統一時間聯動開展整治,在全市形成一張無形的整治大網,有效擠壓違法“五車”生存空間,破解了違法“五車”在城區間躲避整治的難題。全年共開展全市統一整治行動42次,查扣車輛3157輛,數量較去年同比增長37%,占全年總查扣數的32%。

同時,柳州市“五車”辦為推動整治工作抓實見效,全年共開展督查191次,發現問題數逐月下降。從督查情況看,全市“五車”問題持續減少,人行道非法占道停放、占道經營“五車”問題較去年同比下降71%,違法上路行駛“五車”較去年同比下降13%。

柳東新區“五車”辦部署整治行動。(資料圖片)

穩方向 以文明執法獲市民滿意

執法為民,服務為先。柳州市的“五車”整治工作,堅持文明導向,聘請律師擔任“五車”整治工作法律顧問,為在依法治理的前提下,落實嚴管重罰提供專業指導,有效保障整治工作既依法依規,又能形成震懾。

通過開展“五車”執法案卷檢查,不斷提高整治工作規范化水平。駐隊律師全年共開展法律指導67次,深入各城區檢查“五車”執法案卷近萬份,整治工作以文明規范的執法,贏得了廣大車主的理解和支持。

同時,執法部門歡迎記者深入執法一線,公開執法工作過程,以開放的姿態接受廣大市民的監督,積極接納社會各方的建議和意見。另外,持續發布案例曝光違法“五車”危害,爭取廣大市民對整治工作的理解和認同。

聽民意、解民憂、治頑疾。以前,殘疾人駕駛三輪車非法營運是難點問題。柳州市“五車”辦聯合市殘聯,通過座談交流、發放傳單的形式,入戶走訪等方式,殘疾人車主進行法律知識宣傳;并主動掌握其生活情況、了解實際需求和困難,積極想辦法解決殘疾人車主的就業和生活保障問題,殘疾人車主對整治工作的支持度不斷增加。2021年,全市未發生殘疾人車主暴力抗法事件。

執法人員向車主講解相關法規。(資料圖片)

(圖片除署名外均為今報記者許潔琳拍攝)

勇創新 以“考”促“治”持續突破

真抓實干顯成效,勇于創新促質變。去年,柳州市把長效考評與常態督查相結合,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的導向作用,將各城區(新區)“五車”整治工作指標納入了“金壺杯”評比和數字城管考核;同時,調整各項指標考評分數占比,將報廢車輛拆解工作納入考評等有力措施,形成良性競爭機制。去年全年,查處違法“五車”數量較去年同比上升42%,報廢車輛拆解數累計達10367輛,以“考”促“治”成效凸顯。

進入2022年,柳州市各城區仍將保持當前持續性、常態化、長效的整治態勢,牢固樹立“整治為民”思想,堅持做到依法依規整治,每辦一個案子,都要遵循規范的執法程序;每開一張罰單,都要符合切實的法律依據,將“文明執法、依法行政”的要求貫穿整治工作始終。

同時,要根據新變化、新情況,積極調整工作思路,確保勁頭不松、力度不減、決心不變,推動整治工作繼續取得新成效,讓全社會認識到整治“五車”違法行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讓廣大市民的出行更加安全有序,暢通舒心。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