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南沙力創一流營智環境 累計兌現人才政策獎勵近18億元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廣州南沙(資料圖)南沙區政府 供圖

中新網廣州3月1日電 (王堅 謝子亮)廣州市“南沙區開展營智環境建設試點”新聞發布會1日舉行。會上,南沙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家炳介紹,目前南沙集聚高層次和骨干人才約1.5萬人,已累計兌現人才政策獎勵約18億元。

張家炳重點介紹了南沙的優惠政策,根據相關政策,該區對高層次人才給予最高1000萬元安家補貼或最高200平方米人才公寓。目前,南沙已累計兌現人才政策獎勵約18億元;同時,南沙還對重大科研平臺給予最高2億元的資金支持,“真金白銀”支持科技創新全鏈條發展。

張家炳表示,建設一流“營智環境”,就是系統打造更加有利于人才自由成長、人才順暢流動、人才價值實現、人才智力資本增值的一流人才發展環境。

記者從該發布會獲悉,相對“營商環境”聚焦于商事主體,“營智環境”不僅聚焦于人才的發展,更注重人才智力的產出和市場化運用。近年來,南沙不斷強化公共服務配套,引進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執信中學南沙校區等一批優質醫療、教育資源,解決人才在南沙發展后顧之憂。

目前,南沙集聚高層次和骨干人才約1.5萬人,是2016年的9.4倍,高層次人才數量自2016年以來年均增長101%;在創新創業支撐平臺方面,集聚廣東省級新型研發機構14家,建成廣東省級高水平創新研究院4家和各類科技創新平臺352個。

“南沙的科研環境對于我們科研人來說十分友好,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科研院所都落戶南沙,科創資源的集聚對于我們進行科研交流及實驗室資源利用是十分有利的。”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博士后吳寶蘭表示,南沙的科研環境和政策都很好,有助于其開展深海大洋機制對中國近海環流影響的相關研究。

談及南沙創建國際化人才特區與“打造一流‘營智環境’”之間的關系,南沙開發區人才發展局局長鄭翔表示,試點打造營智環境作為創新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的有益探索,將貫穿南沙創建國際化人才特區全過程,賦能國際化人才特區創建工作加速推動。(完)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