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湘潭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特色亮點回眸

美麗鄉村的蝶變“秘訣”

——2021年度湘潭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特色亮點回眸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黃武平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2021年,湘潭市全面實施垃圾處理付費服務制、全域推進垃圾分類減量、健全廁所革命長效管護機制等各項工作卓有成效,特色、亮點層出不窮;全市各地鄉賢助力美麗鄉村“十百千萬”創建的優秀典型不勝枚舉,村容村貌進一步提升,村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加強,許多經驗成果得以在國、省推介,為今年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打下了堅實基礎。

“付費服務” 破難題獲省政府表揚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點和難點是生活垃圾治理,需要投入較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2019年,湘潭市創新啟動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費收取工作, 開省內先河。其中,韶山市率先在全國縣一級實現付費制全域覆蓋;2020年,湘潭市所有行政村實現付費制全覆蓋、去年實現農戶全覆蓋。日前,湘潭市破解農村人居環境難題經驗成果獲省政府“2021年度重點工作綜合大督查”通報表揚,付費制和垃圾分類減量是兩項重要內容。

同時,湘潭市在全省率先出臺并完善付費制行動方案,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推動作用。各縣(市)區、鄉鎮堅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逐漸形成農村生活垃圾處理付費“百村模式”,實現付費方式多元化、資金監管透明化、服務方式多樣化、獎補激勵精準化。其中,韶山市按照各村收費金額的35%進行獎補;湘潭縣每年固定安排以獎代補專項資金到鄉鎮,由各鄉鎮制定實施細則獎補到村。

“付費制”不僅給全市各村帶來了每年10萬元左右的人居環境整治專項資金,并吸引各類社會資本積極參與美麗鄉村“十百千萬”示范創建和“設計下鄉”等。同時,各地陸續將付費制納入村規民約,促進鄉風文明建設向縱深推進。去年,湘潭市“付費服務”經驗入選國家發改委“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等地區經驗”。

“廁所革命”經驗省內外交流推廣

農村“廁所革命”作為省、市兩級重點民生實事,已經持續開展多年。去年,全市累計完成改(新)建戶廁24656座,完成率100%,竣工驗收錄入系統率達100%,“五個注重”(注重政策引導、注重部門協作、注重調度督查、注重模式創新、注重發動群眾)在全國中部10省農村改廁經驗交流會上作重點推介。各縣(市)區均保質保量達到或超過年度目標,圓滿完成省定任務,典型做法和先進經驗層出不窮。

湘潭縣農村“廁所革命”的年度任務最重,壓力最大,但始終堅持質量優先,嚴格落實“首廁過關帶動每廁過關”制。全縣改(新)建農村戶廁11071座(戶), 在花石鎮羅漢村、烏石鎮烏石村和易俗河鎮梅林橋村建立“首廁過關制”示范點,其他各鄉鎮均在首廁合格后再全面推開建設,確保“改一座、成一座、用一座”,群眾滿意度100%。

各地還創新“廁所革命”技術模式,因地制宜推廣第四格生態濾池。即在戶廁三格式化糞池的基礎上加設水生植物濾池,讓通過厭氧發酵處理的肥水進行凈化處理后達到排放標準。

湘潭縣易俗河鎮谷洪村、岳塘區昭山鎮七星村分別新建了糞污集中處理系統,湘潭縣中路鋪鎮對早些年打造的4座糞污集中處理系統進行全面檢查、維護或提質改造,讓其持續發揮應有的作用,這是在村民相對集中點進行“廁所革命”和污水處理相結合的成功案例。

為實現“廁所革命”長效目標,雨湖區、岳塘區、湘潭經開區創新推出購買保險機制。經驗收合格后的戶廁化糞池,保險期內自然破損、滲漏等維修事宜由保險公司負責,較好地解決了農戶的后顧之憂。

截至去年底,湘潭市一、二類縣(市)區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覆蓋率分別達98%、88%以上,岳塘區、高新區率先超額完成一類縣(市)區指標任務。

垃圾分類減量成效全省領先

近年來,湘潭市圍繞“垃圾去哪里”的老大難問題,突出“線”“面”結合、“質”“量”并重、“內”“外”兼修,狠抓“三化”(網格化、項目化、分類化)提升垃圾污水治理水平,在全省率先實現農村垃圾集中處理率100%,各鄉鎮實現垃圾壓縮中轉設施全覆蓋。

韶山市全域推進垃圾分類減量工作,探索構建了以定期評比、積分兌獎等為抓手的激勵機制,該市(縣)目前擁有7座城鄉生活垃圾壓縮中轉站,199處再生資源分揀中心,垃圾終端處理設施完善,成功躋身全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范縣。

湘鄉市泉塘鎮圍繞“二度三化四分”進行大膽探索,形成了泉塘村“精細型”、軍塘村“實效型”和錦屏村“自主型”3種模式,效果十分明顯。

湘潭縣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資源化利用率、無害化處理率均達到100%,受到省政府“2021年度重點工作綜合大督查”通報表揚,再次擦亮“湖南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先進縣”金字招牌。

在創新網格化模式抓垃圾污水治理的過程中,湘潭市合理布局收集點、中轉站、回收中心、焚燒發電廠等設施,以及保潔員、網格員力量。并將農村垃圾污水處理設施、農業廢棄物處置設備等組合形成PPP項目包,已建成鄉鎮垃圾中轉站55座,行政村配備了垃圾收集轉運車2200余輛,垃圾污水處理設施無盲區。

目前,湘潭市各地均實現了無害化廁所、垃圾分類、付費服務機制“三個全覆蓋”,經驗成果全省領先,全市上下正朝著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動目標真抓實干、砥礪前行!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