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博物館,翼鷗教育Classln引領云端歷史之旅

在翼鷗教育Classln的引領下,跨越時空的創意課堂正在徐州博物館中綻放光芒,成為各大學校合作的新潮風向。近日,徐州市中山外國語實驗學校與徐州博物館合作,通過翼鷗教育Classln平臺成功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重回漢朝,徐州博物館穿越之旅”的云端課堂活動,深受參與學校和學生們的喜愛。那么這一次穿越之旅究竟是如何實現的呢?

重返漢朝,穿越之旅

活動以徐州博物館的“四有”文物為主題,包括豹形石鎮、金縷玉衣、帶柄銅染爐和宴飲圖畫石。來自徐州市中山外國語實驗學校,重慶市兩江新區行遠小學校、廣州市天河區天府路小學,廣州市荔灣區沙面小學,上海市普陀區曹楊實驗小學,還有常州市戚墅堰東方小學,共6所學校的同學們通過翼鷗教育Classln平臺,一同參與了這場富有創意和歷史韻味的云端課堂。

活動的講解員是資深的志愿者郝心耀老師,他以幽默風趣的方式,將館內的文物和歷史典故生動有趣地呈現給學生們。翼鷗教育Classln平臺的鏡頭切換和互動問答巧妙穿插其中,使整個課堂流暢自然,帶給學生們身臨其境的沉浸感。這次穿越之旅,仿佛將漢朝的歷史活靈活現地呈現在了學生們的眼前。

文物解說,歷史之奇趣

豹型石鎮是用來干什么的,你知道嗎?線上問答時間,在郝老師的引導下,同學們紛紛展開自己的猜想和答案,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想象。郝老師最后給大家解釋,原來漢朝還沒有椅子的概念,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席地而坐。坐席時,席子容易被風吹起,或被腳踢到之類的,所以需要有一個重物來壓著,這就是豹型石鎮的作用。

金縷玉衣的出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出土于獅子山楚玉墓的金縷玉衣是名副其實的國字號“鎮館之寶”,更有“中國最美玉衣”的美譽,不僅展示了古代文明的奢華,也喚起了學生們對歷史的濃厚興趣。

帶柄銅染爐的出現讓所有人頗感意外,這居然是用來蘸醬料的容器,原來古人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有了分餐制火鍋的智慧。活動通過互動問答和答題器搜集學生們的答案,使整個課堂更具參與感和趣味性。最后一件文物宴飲圖畫石,清晰地展示了漢朝人溫酒吃燒烤的場景,為活動畫上完美的句號。

云端共享,歷史的趣味無窮

整個課堂歷時1小時,讓六校的師生,面對面了解到了徐州博物館四件分別“有溫度的文物”“有奢侈感的文物”“有身份的文物”“有煙火氣的文物”,使學生們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通過云端課堂,師生共同領略了徐州作為兩漢文化發源地的輝煌歷史。

活動在合影和頒獎的歡聲笑語中結束,但類似徐州博物館這樣的“云端課堂”案例不會只是孤例。翼鷗教育Classln平臺為學生們打開了通往歷史的大門,讓他們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文化的魅力。未來,這樣的云端歷史之旅必將更加豐富多彩,翼鷗教育Classln將繼續引領著學校和學生們走向知識的新境界。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