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興水利 惠民生


【資料圖】

本報訊 (通訊員 邱春靜) 波浪形攔河壩層層疊疊橫跨兩岸,柘溪水天一色,幾只野鴨在水中悠閑地嬉戲,臨水的慢道上,村民們三三兩兩地散步閑聊……“這里既是防洪堤,又是村民休閑運動的好去處,現在,咱們農村的環境,一點兒不比城里差。”寒冬時節,走在浦城縣忠信鎮忠信村的生態護岸上,村黨支部書記江明強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去年降水量少,但我們的生活和生產基本不受影響,這和近年來的水利項目建設密不可分。”江明強說,過去,水壩老舊,蓄水能力不強,碰到壩體漏水,更是雪上加霜,村里每年都要組織四五次“圍水”行動,保障村民生活和生產用水。“今年我種了十幾畝田,雖然天氣干旱,但并不缺水,水稻產量很不錯!”來到不遠處的上同村,村民詹樣興說起這些年村里新建的水利設施贊不絕口,對他而言,不僅“圍水”成了過去式,幾天幾夜守在放水口旁“搶水”的艱辛也已成為歷史,更可喜的是,農田灌溉有了保障,水稻增產一到兩成,收益也越來越好了。

他們口中的水利項目,就是浦城縣南浦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項目中的子項目。“預計總投資6.4億元的南浦灌區項目,設計灌溉面積約41萬畝,將覆蓋全縣85%以上的農田。”浦城縣水利局局長曹華亮介紹,該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含新建引水隧洞及改造引水壩、電泵站、引水渠、排澇溝渠等,自2018年正式開工建設,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2.3億元,改造引水壩127座、電泵站29個、引水渠208條……一系列防洪、灌溉等水利設施的建設,不僅完善了農業基礎設施,更為筑牢“福建糧倉”的農田及糧食安全屏障添上一道道重要防線。

水利設施的建設,不僅是為群眾辦實事的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近年來,浦城縣在不斷加大水利設施建設投入,完善灌溉、防洪體系的同時,高度重視優化農村飲水體系,解決廣大農村因水壓不穩、水質不好而時常“為水所困”的情況。“石陂鎮是人口大鎮,但在過去,家家戶戶都得備著水桶挑水,在樓頂裝上蓄水桶儲水。”石陂鎮水利站站長吳海青說,也正因供水不穩定,水費收繳形同虛設,水資源浪費現象也比較嚴重。2017年以來,該鎮投資500余萬元改造老舊管道、重建生活飲用水凈水系統,優化自來水供水服務,完善自來水管理和維護制度,有效保證了石陂鎮集鎮所在地及周邊村1.4萬余人的飲用水安全。據悉,為進一步建設好從“水源頭”到“水龍頭”的農村飲水安全保障體系,當前,總投資約13.7億元的浦城縣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設中,預計到2025年可通過區域聯網供水、鄉鎮規模供水、單村集中供水等方式,形成“一縣一企”“一線一網”城鄉供水目標,讓廣大農村人口喝上更優質的飲用水。

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示范縣創建,進一步規范水庫管理,確保水庫運行安全;實施中小河流治理項目,河道行洪能力和堤岸的防洪標準顯著提高;投資2.82億元的省重點項目王家洲水庫目前已具備泄洪能力,灌區受益耕地面積可達3萬余畝;總投資約3.5億元的浦城縣城區防洪排澇(高水高排)項目,泄洪洞全線貫通后將為城市發展再筑一道安全屏障;立足當地獨特山城水系優勢的水美城市建設綜合治理項目,打造集水安全、水生態、水循環、水景觀等于一體的現代水生態城市……近十年來,浦城縣水利建設迎來了歷史發展的新高峰,目前已完成水利投資約30億元,建成一批打基礎、管長遠、促發展、惠民生的水利工程,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作者: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