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麥浪豐收景 顆粒歸倉遍地金

本文轉自:安陽日報

□本報記者 任貴偉 文/圖

6月6日,在內黃縣楚旺鎮王莊村的麥田里,農機手正在收割成熟的小麥,確保糧食顆粒歸倉。走進麥田,只見蔚藍的天空下涌動著金色的麥浪。大地如彩繪,麥田似畫卷。各種農機在麥田穿梭,農民正抓住晴好天氣搶收小麥,一派繁忙豐收的田園景象。

村 民

有人收割、有人收糧、有人播種,站在地頭就把活兒都干了

6月6日上午,楚旺鎮王莊村村民何滿常站在地頭聯系了小麥聯合收割機和專門運輸糧食的三輪車。“70塊錢一畝,開始收割吧。30塊錢一趟,開始運糧食。”談好價格后,戴著草帽的何滿常聯系收麥的人:“開始割了,一會兒就把麥子送過去。”很快,何滿常的這塊地已經收割完了,麥子也都運走了。何滿常看著玉米播種機來回穿梭非常高興:“有人收割、有人收糧、有人播種,站在地頭就把活兒都干了。這塊地有三畝半,產糧4000多斤,收入6000多塊錢。我今年69歲了,雖然體力跟不上,但是現在種糧都是機械化,很方便。”

王莊村村民任志林正忙著將麥子裝袋。他樂呵呵地說:“你看,現在大型聯合收割機收割麥子多方便。現在天氣好,麥粒非常干,直接裝袋回家,現在不賣,等價格高些再賣,收入能更多些。”

種植大戶任宏強今年種植的約20公頃小麥也開始收割。他說:“大型聯合收割機收割麥子就是好,漏麥子少,收得又快。今年麥子長得好,比去年大約每畝增收100多斤,今年是個豐收年。”

農機手

組成收割、運輸、播種小隊,提供一條龍服務

今年,農機手任國慶、任海綠合伙買了一臺小麥聯合收割機。“國家的政策好,對種糧食非常重視。我們覺得農業有發展前途,今年就合伙買了這臺小麥聯合收割機,花了15萬元,農機補貼3.46萬元。”任國慶說,“麥收前,我們對小麥收割機進行了各項調整,小麥機損降到最低,讓小麥顆粒歸倉。”

“昨天從早上一直忙到晚上10點多,一直在收割小麥,昨天大約收割了100多畝。”任國慶說,“今天5點多就開始收割小麥了,一直忙到現在。有的農戶沒有運輸車輛,有的農戶想及時種玉米,我們就組成了收割、運輸、播種小隊,提供一條龍服務。”

農機部門

開展小麥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減少糧食收獲環節損失

在楚旺鎮王莊村剛剛收割完的一塊農田里,內黃縣農業機械技術中心開展了2022年小麥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只見工作人員在這個地塊選取三個樣本,每個樣本在一平方米范圍內進行撿拾麥子、除雜,然后裝袋封存。縣農業機械技術中心農機管理股股長王長海說:“針對不同的鄉鎮、不同的區域,我們積極開展小麥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通大比武我們發現,今年的小麥減損率低于往年,每畝地能讓農民增收20元左右。”

今年“三夏”期間,內黃縣計劃投入大中型收割機2300余輛,保障夏糧豐產豐收,顆粒歸倉。內黃縣做好機收供需精準對接,應急機收、機種準備等。“我們除了在南北高速公路路口設置兩個服務站外,又增設了兩個機收服務小分隊,全力做好小麥機收保障服務工作。”縣農業機械技術中心副主任劉獻鋒說,“我們大力推進機收減損,努力實現顆粒歸倉。”

志愿服務隊

幫助缺少勞動力的農戶搶收小麥

6月7日上午,六村鄉張桑村駐村工作隊深入田間幫助脫貧戶搶收成熟的小麥,并將小麥運到曬麥場或院內抓緊晾曬。

6月7日上午,二安鎮“三夏”生產志愿服務隊到鐵爐胡村幫助脫貧戶收割、轉運、售賣夏糧。二安鎮黨委、鎮政府組織120輛本地小麥聯合收割機,組建由幫扶干部、村“兩委”干部、黨員志愿者組成的30支500余人的“三夏”生產志愿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幫助脫貧戶、孤寡老人等缺少勞動力的家庭搶收小麥,確保夏糧顆粒歸倉。

6月7日,中召鄉組織全鄉鄉、村兩級幫扶責任人入戶走訪,幫助農戶及時搶收小麥,保證監測對象豐產豐收,實現家庭收入增收,并詢問監測對象實際生活中面臨的困難,做好記錄,為下一步有針對性地開展幫扶打好基礎。

當前正是做好“三夏”工作的關鍵時刻,內黃縣全力以赴做好“三夏”各項工作,引導廣大群眾抓住晴好天氣,做到成熟一片收割一片,確保夏糧豐產豐收、顆粒歸倉。

關鍵詞: 顆粒歸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