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從優化外貿主體營商環境等三方面重點發力 促進外貿平穩發展

今年以來,受國際局勢動蕩、新冠疫情反復、外部需求減弱、海運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我市外貿呈現承壓下行趨勢。

近日,我市出臺《關于做好跨周期調節進一步穩外貿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在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優化外貿主體營商環境、鼓勵外貿新業態創新發展等三個方面重點發力,做好跨周期調節,加大企業紓困力度,促進我市外貿平穩發展。

暢鏈保供:中歐班列力爭全年開行260列

受國際形勢及疫情影響,國際貨運價格持續高位運行,物流運輸受阻,給我市企業進出口業務帶來較大沖擊。針對國際貨運環節的堵點、痛點,《措施》提出增強國際運力、加強國際物流保障,全力解決外貿企業國際貨運難題,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

在增強國際運力方面,我市通過支持港口、航運企業新開或加密航線,突出與RCEP國家的近洋航線及內支航線建設,支持鐵海、內支線河海等聯運發展,緩解外貿企業面臨的供應鏈受阻問題。

今年一季度,南京國際班列累計開行102列4184車,同比增長192.8%。接下來,我市將繼續拓展中歐班列通道,優化線路布局及貨源結構,穩定運營線路,力爭2022年度開行總量達到260列,并探索試點中歐班列“快速通關”模式。推進遠歐回程班列周班化運行,爭取自貿區專列、跨境電商專列、郵政專列等特色班列開行。

在加強國際物流保障方面,商務部門將牽頭鼓勵行業商協會組織中小微外貿企業與航運、國際班列企業進行對接,穩定企業運力保障。對列入海事監管誠信名單的國際航行船舶,實施“直進直靠”“直離直出”等服務。

優化服務:百億美元信保護航企業“出海”

穩外貿,要在優化外貿主體服務上下功夫。《措施》突出營商環境優化與外貿主體服務,通過提高通關效率、提升出口退稅質效、加大出口信保支持等一系列服務保障舉措,進一步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助力外貿企業揚帆“出海”。

在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方面,我市將大力推進“先放后檢”“依申請檢驗”“兩步申報”等改革措施;全面落實精簡口岸監管證件部署要求,除安全保密需要等特殊情況外,全部實現聯網核查;優化出口退稅辦理質效,正常出口退稅平均辦理時長不超過5個工作日。

受地緣政治、匯率波動等因素影響,外貿企業回款困難,融資費用高、手續嚴,進出口業務風險攀升。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將加大出口信保支持力度與金融產品創新,為企業“出海”提供金融支持與保障。

擴大出口信用保險承保規模——2022年,中國信保南京營業部支持南京市外貿出口規模將力爭達到160億美元,承保企業數量超過2000家。

抓好抓實外貿信貸投放——2022年中國進出口銀行江蘇省分行對南京地區外貿產業貸款新增占比力爭達60%以上。

開展匯率避險扶持專項行動——2022年,全市辦理外匯套保的中小微外貿企業不少于1400家,總體外匯套保規模力爭突破330億美元,增強應對匯率風險能力。

此外,市商務局建立聯系服務對象名錄,將全市前200名、全區前30名企業納入聯系服務小組,強化對外貿企業的實時監測和常態化走訪,加強聯企服務員和問題清單銷號制度,“一企一策”做好服務。

創新業態:打造外貿發展新增長極

我市還將依托跨境電商領域的先發優勢,爭取在工業品跨境電商、進口消費品集散中心建設方面取得突破,推動跨境電商與數字貿易協同發展,打造外貿發展新的增長極。

今年3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出臺《南京市數字貿易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聚焦數字技術、數字金融、數字文化、知識產權服務等重點領域,大力引進和培育數字貿易市場主體,打造數字貿易示范基地和公共服務平臺,高水平建設數字服務、知識產權、語言服務等國家級特色服務出口基地,以數字貿易為核心,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打造外貿新業態。

支持江北新區開展工業品跨境電商發展路徑研究,推動焦點科技等龍頭平臺企業升級實現交易功能,營造工業品跨境電商發展生態;

在南京經開區、江寧經開區和溧水開發區選取優質企業,實現工業品線上B2B業務破冰,打造工業品跨境電商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

利用遠歐班列回程運行優勢,引導企業在南京綜合保稅區龍潭片區設立“零部件進口基地”或“產品分銷中心”……

《措施》提出,加快培育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支持跨境電商業務創新發展,構筑外貿競爭新優勢。鼓勵外貿企業加大對我市主要貿易伙伴及共建“一帶一路”等重點市場海外倉的布局,鼓勵各類企業共建共享海外倉。市商務局將牽頭會同發改、海關、外管等部門,支持海外倉、保稅維修、市場采購、新型離岸國際貿易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朱凱 黃琳燕)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