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 | 黨橋村的“致富路”

本文轉自:中國市場監管報Video PlayerClose

紛紛揚揚的雪花從天空飄落,豫東大地銀裝素裹、景色如畫。1月22日,農歷臘月二十,從凌晨開始降下的這場雪,為河南省鹿邑縣高集鄉黨橋村增添了濃濃年味。

吃過早飯,雪花仍在寒風中飛舞,絲毫沒有停下的跡象。因為記掛著廠里的安全,皇彬一頭扎進風雪中,向村室后面的服裝加工廠走去。

車間里燈火輝煌,溫暖而忙碌。一臺臺縫紉機飛針走線,一件件加工好的服裝整齊地疊放一起。

李道云正在打包裝箱。這個人可不一般,曾在南方一家服裝廠打工,學到一手服裝加工技術,并在服裝領域積累了很好的人脈資源。3年前回鄉搞起了服裝加工,是該村有名的“致富能人”。但苦于資金、場地等方面的原因,他的服裝加工廠只能局限于家庭作坊。

“俺能搬進新廠房,多虧了皇書記跑前跑后為俺操心。2021年,俺家掙了20多萬。搬進新廠房后,我準備再添幾臺機器,向30萬目標沖刺。”車間里,李道云一邊忙活一邊笑著說。

李道云說的皇書記,是該縣市場監管局派駐該村第一書記皇彬。2021年年初到任時,通過走訪調研,皇彬與村黨支部達成共識:實現鄉村振興首先要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為村民尋找一條致富路。黨橋村的服裝加工就是一條好路子,我們要下大力氣引導扶持,積極尋求上級黨委政府支持。

在鄉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村黨支部很快形成了《黨橋村擴大服裝加工業可行性報告》,爭取到了項目發展資金,服裝加工廠建設項目很快啟動。2021年10月,600平方米的鋼結構廠房拔地而起。11月底,李道云便和該村3家服裝加工作坊共同組建“鹿邑縣利民服裝加工廠”,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廠房。

皇彬在駐村日記中這樣寫道:為能人鋪好路,讓服裝加工走向產業化發展之路,開辟黨橋村脫貧致富新途徑;為特色種植業再添彩,在菊花種植中引入標準化,讓菊花種植戶獲得更大收益。這兩項任務落實了,黨橋村鄉村振興的步子,才能邁得更穩更快。

皇彬日記中提到的菊花種植加工,是該村的傳統項目。“只要好好扶持,這也是一條致富路。”皇彬到任后,在村民代表大會上說。2021年春播前,他牽頭注冊了黨橋村菊花種植加工合作社,并為合作社流轉500畝土地,依托市場監管部門的標準化技術優勢,開展菊花標準化種植。同時,爭取資金,新建、改建菊花加工設施6處。如今,菊花種植面積增加到1000多畝,加工的菊花銷往全國各地,成為市場搶手貨。

2021年,村里先后建成面積1100平方米、健身器材齊全的文化廣場,新修水泥路3300米。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鞏固和發展。村集體收入也由負轉正,首次突破10萬元。

新年伊始,黨橋村便開啟了鄉村振興新征程:村廣場舞舞蹈隊開始登臺表演,圖書室即將“開門納客”;文化廣場有了“藝術范”和“文化味”;教育振興也邁開大步,村小學改建工程正式提上日程,三年內將成為高集鄉農村小學高質量發展的“樣板”;鄉風村貌更加和諧淳樸,“好婆婆”“好媳婦”評比正在進行,尊老愛幼傳統美德得到傳承;鄉村美化綠化工程開始實施,數千株楸樹將在鄉村公路邊、溝渠旁伸枝展葉,為村里建設一座“綠色銀行”。

走在村道上,皇彬自豪地說:“黨橋村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楊會玲 楊新才)責任編輯: 張爽

關鍵詞: 新春 基層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