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彩云網評:共赴冰雪之約,一起向未來!

本文轉自:云南網

北京冬奧會每個角落都承載著“中國元素”“中國制造”,以“中國風”托起“奧運范” ,不僅為世界呈現更為多姿多彩的側面,也讓世界更好認識中國、了解中國。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彩云網評特約評論員 朱波

2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舉行,全世界都將目光投向中國,投向這場冰雪運動的頂級賽事。從籌備到開幕,從臺前到幕后,從辦奧理念到體育場館……眾多外國媒體從不同角度聚焦北京冬奧會,贊揚中國在疫情防控期間有條不紊的籌辦過程,點贊中國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表達對“一起向未來”的美好期待。

“北京已經做好了準備,到處洋溢著冬奧會的氣息。”法蘭西新聞臺報道,北京將成為世界上唯一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和冬季奧運會的城市,這是整個國家的驕傲。回首6年多籌辦之路,在“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指引下,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工作碩果累累:競賽場館和各項基礎設施樹立奧運新標桿,突出科技、智慧、綠色、節儉特色;京津冀協同發展駛入快車道,北京“雙奧之城”熠熠生輝,小城崇禮成長為滑雪勝地;“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已經實現,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北京冬奧會必將助力更多群眾體驗冰雪運動的魅力,讓冰雪運動成為更多人的健身載體和生活方式,為我國從體育大國邁向體育強國建立廣泛的群眾體育基礎。

“‘科技’是北京冬奧會的重要元素,‘科技冬奧’理念助力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巴西r7電視臺報道稱,上海交通大學研發的六足滑雪機器人取得不俗成績,滑雪機器人不僅體現了“科技冬奧”理念,也為日后市場帶來了暢銷產品。回首6年多籌辦之路,從國家跳臺滑雪中心的“如意亮相”到國家速滑館的“絲帶飛舞”;從會徽“冬夢”中的傳統書法到體育圖標中的篆刻藝術;從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到冬奧動畫宣傳片中的經典角色;從新型奧運版復興號智能動車到自主研發制造的首輛國產雪車如期交付;從首臺“雪蠟車”啟程前往北京到中國健兒穿上“遼源襪”……北京冬奧會每個角角落落都承載著“中國元素”“中國制造”,必將以民族凝聚力、向心力、親和力和自信的姿態走向世界,驚艷世界;必將講述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的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必將進一步振奮中華民族精神,宣揚中華五千年燦爛文明和優秀傳統文化,展示強國實力、確立大國地位,提升文化影響力,增強民族凝聚力,助推中國夢的早日實現。

“北京張開雙臂熱情迎接世界各地運動員到來。”中東在線新聞網站報道說,冬奧村智能餐廳科技感滿滿,菜品也琳瑯滿目,有數百種之多,符合不同國家和地區運動員的飲食口味、宗教習慣;各項設備一應俱全,交通保障充分,有助于運動員集中精力投入比賽。回首6年多籌辦之路,為了給每個運動員打造健康且舒適的居住環境,從選址設計到建設完工,凝結了多方工作人員的汗水。在賽期間,冬奧村已把世界各地特色佳肴,列為“冬奧菜單”;融入傳統文化的元素,調出“中國風味”;提供智能人性化服務,筑好“健兒之家”……冬奧村將為參賽運動員和隨隊官員提供24小時保障服務。作為東道主,中國已經筑好冬奧村的“溫暖之家”,并張開雙臂熱情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賓朋好友。以“中國風”托起“奧運范”,北京冬奧會舉辦期間,恰逢中國春節。當奧林匹克文化與春節文化、長城文化相遇,不同文明交流互鑒,這場冰雪盛宴,不僅將為世界呈現更為多姿多彩的側面,也讓世界更好認識中國、了解中國。

“我們都需要愛,大家把手都牽起來”“我們都擁有愛,來把所有門全都敞開”……愿景體現著一屆奧運會的宗旨、目標和辦會理念,更寄托著主辦方的期待與追求。世界期待中國,中國做好了準備。共赴冰雪之約,讓我們一起向未來!

彩云網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歡迎關注彩云網評,投稿郵箱yncywp@163.com,稿費從優。

關鍵詞: 彩云 冰雪 之約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