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號線最長區間掘進取得重大進展

4月24日下午

地鐵13號線留仙洞站~白芒站區間

(留仙洞站~中間風井段,下稱“留風段”)

右線隧道順利貫通

至此留風段雙線順利貫通

標志地鐵13號線最長區間掘進

取得重大進展!

▲13號線線路示意圖(站名以實際建成為準)

13號線留白區間長約4.6km

全線最長區間

區間共設8座聯絡通道及1座中間風井

主體工程施工采用4臺

雙模(EPB/TBM)盾構機

分別從留仙洞站和白芒站始發

在中間風井接收

其中留風段區間長2.2km

左右線盾構均以TBM模式始發

掘進過程中經歷2次模式轉換

再以TBM模式接收

盾構工效顯著提升

攻克典型地質

留白區間地質條件異常復雜

深圳大部分典型極端地質在此得到體現

區間有長距離高強度花崗巖

36處上軟下硬地層

5處斷層破碎帶

其中全斷面硬巖占比更是高達88%

強度高達177Mpa

相當于一個指甲蓋負壓1770kg重量

區間最高水壓3.5bar

相當于噴泉噴出35米高度

施工難度極大

為提高盾構機在復雜地層掘進的工效

項目通過優化刀具參數等措施

攻克了硬度極大的

微風化黑云母花崗巖特殊地層施工難題

通過發明防噴涌裝置等技術措施

大幅降低了不良地層的施工難度

最終,盾構效率從最初1.8環/天

提升至4環/天

優化二次注漿方案

破解卡點問題

針對區間隧道管片易上浮等質量問題

項目及時召開專家分析會

優化二次注漿施工方案

采取“兩頭雙液漿施做止水環+中間單液漿填充”

極大提高了管片壁后填充密實率

確保了盾構施工安全和質量

▲注漿

27項科研成果

技術引領創新

在深鐵建設的統籌下

項目開展了《復合地質條件下長大區間雙模(TBM-EPB)盾構機選型及施工關鍵技術研究》課題研究

承辦了深圳地鐵雙模盾構技術交流會等

觀摩與交流會

通過課題攻關、科研引路

解決了現場大部分難題

▲雙模盾構施工現場觀摩

同時科研創新成果累累

發表論文9篇,國家級QC成果2項

發明專利授權1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8項

軟件著作權授權2項、省部級QC成果2項

局級工法3項

蛟龍出洞,虎躍鵬城

本次貫通標志著

13號線最長區間施工

取得“里程碑”式突破

為13號線全線貫通打下堅實基礎

深圳地鐵13號線

是深圳西部南北走向重要通道

未來將串聯起

南山、寶安、光明三個行政區

建成通車后

不僅有效改善深圳灣口岸

和科技園片區的交通現狀

而且更好支撐深圳西部發展軸帶建設!

同時加快深圳與周邊城市軌道互聯互通

來源:深圳地鐵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