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社會普遍關注,各地方政府如何落實這一政策要求?怎樣化解財政收支緊平衡壓力?如何保障重點領域支出力度?
近段時間,地方兩會相繼落幕,“保民生”“減稅降費”“靠前發力”等成為各地兩會熱門詞匯。聚焦積極的財政政策,多地提出將從深挖增收潛力、破解減收壓力、提升政策效能等方面發力,為穩定經濟大盤、穩住社會大局添磚加瓦。
合理安排收支預算
今年各地的錢怎么收、怎么花?記者梳理發現,各地科學研判經濟發展形勢,合理安排預期收入、支出和債務規模等,以更大力度調整優化支出結構,著力保障民生等重點支出。
多地在預算草案中提到,綜合考慮宏觀經濟運行、疫情常態化精準防控、減稅降費政策等因素,上調財政收支預期。例如,2022年,北京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期6169.6億元,增長4%;內蒙古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為2400億元左右,比上年實際完成數增長2%以上;山東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7650億元,比上年增長5%;湖南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3446億元,比上年增長6%。
與之相呼應,支出也得到同步增長。例如,2022年,廣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6134.79億元,增長5%;內蒙古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計為5500億元左右,增長5%;北京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計劃安排7156億元,增長4.3%;廣東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為18769.41億元,增長3%。
“開年以來,穩定宏觀經濟的一系列政策陸續出臺,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財政收入穩定增長仍然具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各地合理編制財政收支預算,能夠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表示。
用“真金白銀”辦好群眾最關切的事,是各地今年預算安排的一個突出特點。四川省財政廳廳長何禮表示,2022年四川財政民生支出在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穩定在65%以上的基礎上逐步提高,新增財政預算資金中安排了35億元,重點支持老百姓關切的事,解決好包括義務教育教師的安身工程,退休職工和城鄉居民養老金標準的提高等。
江西2022年省級新增項目支出需安排160.5億元,重點用于保障重大戰略重要規劃重點任務、持續加大基本民生投入、加大對困難市縣轉移支付、保障重大活動及重點工程等基本需要四個方面。
各地還堅決落實“過緊日子”要求,把更多的財政資源騰出來,將寶貴的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北京從嚴從緊安排部門常規履職支出,2022年市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的“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預算安排7.09億元,下降1.1%;四川今年省級“三公”經費在原有壓減基礎上又壓減了5%左右,確保更多資金用到民生上,讓財政資金發揮更好作用。
保市場主體是重點
市場主體是我國經濟韌性、潛力所在,助企紓困、保市場主體是今年地方兩會的焦點,多地表示將增強對市場主體的支持,加大政策實施力度。
廣東省財政廳廳長戴運龍表示,廣東將研究制定一攬子助企紓困的財政支持政策,打好“組合拳”,與企業共渡難關。例如,提高中小企業在政府采購中的份額,小額采購項目原則上全部預留給中小企業;支持優化中小企業投融資服務,通過完善政策性擔保、融資風險補償等政策,促進企業融資增量、擴面、降價等。
“海南選擇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細分領域居于前列的企業作為培育對象,培育中小微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海南省財政廳廳長蔡強表示,海南對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一次性100萬元獎勵,對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給予500萬元獎勵。
減稅降費是助企紓困的關鍵舉措。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今年,中央聚焦制造業和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實施更大力度減稅降費政策。
在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減稅降費成為高頻詞。吉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直面市場主體需求,落實好新的組合式減稅降費政策;陜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以新的組合式減稅降費為市場主體減負紓困;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落實提高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等政策,企業研發投入增長17%以上……
多地減稅降費還更加突出精準性和針對性。“湖南預計新增減負超400億元,助力市場主體紓困增效。”湖南省財政廳廳長石建輝表示,湖南今年將強化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制造業的支持,加大財源培育力度,堵塞新業態等領域征管漏洞,嚴禁違法違規亂征稅費,實現“放水養魚”“水多魚多”良性循環。
“近年來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不斷出臺,切實減輕了企業壓力,激發了市場主體創新活力,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撐。”李旭紅表示,要更好地發揮減稅降費政策效應,各地需要不折不扣落實落細相關政策,積極簡化減免稅政策享受流程,降低納稅人遵從成本,確保納稅人能夠及時便利地享受相關政策,充分釋放政策紅利。
政策發力適當靠前
受經濟下行壓力、疫情防控常態化等因素影響,今年地方財政“緊平衡”“緊運行”特征將更加明顯,更需各地提升政策效能,政策發力適當靠前。
此前,財政部已向各地提前下達2022年新增專項債務限額1.46萬億元,以更好地發揮地方債補短板、穩增長作用。
各地努力把工作往前趕。“中央財政提前批下達四川省政府債券1050億元,加上去年結轉的43億元,全省今年可以提前安排的政府債券總共是1093億元。”何禮表示,預計2月份將全面發行債券,把資金盡快投下去,在一季度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石建輝表示,今年湖南將努力爭取中央資金政策傾斜,用好基建投資、政府債券等資金,加快專項債券發行使用進度,支持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推進“兩新一重”等重大工程建設更加有力。
多地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到,注意防范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確保財政可持續性。
“目前重慶債務規模在可控范圍內,債務風險逐步緩釋。”重慶市財政局局長商奎表示,今年重慶將防范經濟運行風險,強化對相關領域風險跟蹤評估和應對,推進財政政策與貨幣、就業、產業、投資等政策更加順暢地協同配合,以提高集成效應。
“要促進積極的財政政策提升效能,更加精準和可持續,各地方政府還要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李旭紅建議,各地應完善預算績效管理、績效考核評價以及監督問責等機制,提高財政資金支出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并通過及時收回結余資金等盤活存量資金,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為保障財政政策的可持續性提供有力支撐。(李華林)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保民生”“減稅降費”等成各地兩會熱詞2022-02-15
- 收儲能改變超級豬周期嗎2022-02-15
- 與新能源發電場“聯姻” 調相機為大電網安全運行保駕2022-02-15
- 機構預測:1月CPI同比漲幅回落至1%左右2022-02-15
- 乘聯會:1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同比保持高速增長2022-02-15
- 保定:夯實城市規劃治理基礎 改進城市“微循環”2022-02-15
- 承德將加大專項就業服務力度 幫助重點人群實現就業2022-02-15
- 承德豐寧做好冰雪經濟文章 打造村集體經濟新增長點2022-02-15
- 承德寬城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 實現企業群眾辦事“全鏈條”服務2022-02-15
- 承德雙灤區多措并舉 確保森林防滅火安全2022-02-15
- 去年承德實施“我為群眾辦實事”2184件 完成率達到84%2022-02-15
- 虎嘯春來!豐樹電子與中聯重科簽署戰略合作協議2022-02-15
- 1月末境外機構主要托管券種為2.52萬億元 占比61.9%2022-02-15
- 廣州市白云化妝品協會以及白云美灣走進優理氏集團2022-02-15
- 深圳鹽田全面掀起發展建設高潮 巨輪起航吹響新一年工作號角 2022-02-15
- 寧波開展跨境貿易便利化攻堅行動 推動口岸營商環境持續優化2022-02-15
- 去年寧波海曙區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27.6% 增速居全市首位 2022-02-15
- “精特亮”創建工程濃墨重彩推進 由表及里彰顯甬城魅力2022-02-15
- 冬奧紅利激活冰雪產業 有望迎來階段性快速成長期2022-02-15
- 泰州姜堰經開區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項目總投資86億元2022-02-15
- 首付100萬上車福田!港灣之心推304套 30-50㎡小戶住宅2022-02-15
- 66次調控政策!底部來了?2022-02-15
- 深國際前海19-07-05地塊動工,預計推260套住宅2022-02-15
- 洋縣發展和改革局召開“雙招雙引”暨作風能力建設動員會2022-02-15
- “藍色崛起”正當時!福州市多措并舉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2022-02-15
- 佛山市高明區列綜合排名第一2022-02-15
- 春節返程這些要知道 火車上的消防安全2022-02-15
- 江蘇今年生態環保和治理將投近一百二十億2022-02-15
- 南京中小學開學收到大禮包 孩子們立下強國志2022-02-15
- 去年南京江北新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5.3億元 同比增長14.4%202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