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奧會正式進入“北京時間”,冰雪產業帶來的熱效應正逐步顯現。在冬奧賽場上,我國自主研制的雪車、冰刀、速滑服等冰雪競技器材,以及雪蠟車、造雪機、壓雪機等冰雪裝備已經逐步邁上世界舞臺。業內人士表示,“冰雪熱潮”為我國冰雪裝備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其中,冰雪裝備器材產業有望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冬奧紅利激活冰雪裝備產業
冬奧會正在進行中,精彩賽事讓觀眾大飽眼福。事實上,冰雪運動不僅僅是運動員速度力量的競技,同時也是對運動裝備、競賽場館條件的考驗。
“我國冰雪運動開展較晚,可以說是冰雪產業最大的初級市場。”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過去我國冰雪運動市場較小,企業很少關注到這個賽道。冰雪設施、裝備,尤其在冰雪基礎器材等方面產業發展落后,存在市場占有率較低、知名品牌較少等問題。例如,雪場中的索道和轎廂,我國曾很長一段時間在這方面處于空白。
冰雪產業鏈條長,發展潛力巨大。上述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冬奧會申辦成功,國內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發展目光聚集在冰雪產業,今年新建的幾個大型滑雪場使用的裝備,已經開始國產化。過去對雪場維護成本極高,很多很小的配件都得進口,維修必須外方來人,耗費大量時間和金錢成本。
當前,這一情況有了較大改觀。賽迪顧問智能裝備產業研究中心副總經理楊嶺表示,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至2020年期間我國冰雪裝備器材新增專利數超2300余個,超過2005年至2015年期間新增專利數總和,冰雪器材類專利占比達到74.5%,專利種類上實用新型專利占比最高,達到68.6%,外觀設計專利占比達到22.5%,授權發明專利占比最小,約8.9%。
在企業方面,楊嶺介紹,我國涌現了黑龍國際、天冰造雪、宣工機械、德爾制冷和冰山冷熱等一批冰雪裝備骨干企業,在造雪機、壓雪機、制冰機組以及冰刀等產品上實現了自主生產。在園區載體方面,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1年,我國擁有相關主題產業園區十余個,主要分布在黑龍江、河北、吉林以及遼寧四省,形成了京張奧卡賓冰雪產業園、張家口高新區冰雪運動裝備產業園、中奧冰雪裝備產業園等六個具有一定產業基礎的重點園區。
從無到有 多項裝備制造“填空白”
冰雪產業的快速發展也帶動冰雪裝備制造業不斷升級,國產雪車裝備“從無到有”就是其中一例。
“在這之前,我們連雪車是什么樣子都不知道,雖然從網上看了一些圖片,但對具體如何設計、怎樣制造知之甚少。接到任務后,要在一年里,把一個沒見過的產品造出來,對我們是很大的挑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航天材料及工藝研究所負責雪車研發的周宇回憶接到任務時的情景。
為此,航天材料及工藝研究所牽頭成立了專項工作組,在科技部和國家體育總局冬運中心指導支持下,挑起了“科技冬奧”專項項目“冬季項目碳纖維復合材料高性能器材關鍵技術”的研發重擔。
面對底子薄、要求高、任務緊等諸多困難,科研人員突破了低風阻高可靠的外形結構一體化設計、高抗沖碳/玻混雜復合材料等一系列關鍵技術壁壘,最終完成了首輛國產雙人雪車原理樣機的設計、專用材料體系研制、產品研發與制造,實現了國產雪車裝備從“無”到有,填補了國內空白。
透過北京冬奧會,人們可以看到更多中國制造的創新成果:我國首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雪蠟車亮相,打破了該領域長期被國外壟斷的局面;國產雪麒麟M2造雪機,突破了多個核心部件及整機智能化關鍵技術瓶頸,利用5G智能技術自動造雪,核心指標達到或超過國外同類造雪機水平……
“冰雪裝備器材產業是冰雪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繁榮對提升我國冰雪項目競技水平、推動冰雪運動廣泛開展意義重大。”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正逐步成為現實,冰雪裝備器材產業有望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多方加快布局冰雪產業
北京冬奧會的舉辦促使冰雪產業潛力被前所未有地激發出來。北京冬奧組委發布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遺產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中國冰雪產業整體規模為4235億元,較2015年的2700億元增長56.9%。
當前,冰雪運動已經成為資本追捧的新風口。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月,我國現存冰雪相關企業(關鍵詞為滑雪、雪地、造雪、冰雪)共有2.15萬家,其中2020年到2021年,新增企業7565家。從省份分布來看,黑龍江以5258家位列第一,從城市分布來看,哈爾濱以4361家位列第一。從融資情況來看,歷年來冰雪賽道融資金額達34.12億元,2021年共有10個滑雪相關項目獲得融資,金額超3億元。
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冰雪旅游發展報告(2022)》顯示,2018年至2021年建成的較大投資規模的重資產類冰雪建設項目157個,重資產項目接近1萬億元。2018年至2021年4年間,東北、華北、西北地區吸納的投資金額占比47.9%,西南、華南、華中、華東地區的投資金額占比達到了52.1%。在交通基礎投資專項方面,我國2016年以來建成的冰雪旅游交通項目共計128個,包括鐵路、公路、交通樞紐等,投資總額達到2.47萬億元。
VC、PE等機構初探冰雪新興賽道
北京冬奧會期間,各國運動員在賽場上優異的表現,使得大眾對冰雪運動的熱情持續升高。賽場之外,冰雪賽道的受關注程度也在持續上升,VC、PE等機構從去年開始就加快布局冰雪相關項目。
天眼查數據顯示,2021年以來至今,共有7個冰雪相關企業獲得融資,總融資事件超10起,總披露融資金額超2.5億元,獲得融資的項目集中在滑雪領域。
從投資方來看,不乏頭部機構參與。去年8月份,滑唄完成4000萬元A輪融資,由高瓴創投獨家投資。據了解,滑唄是一款基于地理位置的滑雪影像社交APP,致力于服務中國滑雪愛好者,并為愛好者們提供滑雪交流與分享的平臺。本輪融資過后,滑唄將在原有產品的基礎上持續突破與創新,優化滑雪軌跡算法。
據了解,高瓴資本曾于2020年4月份宣布與單板滑雪品牌Burton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運營Burton中國業務。彼時,高瓴資本表示,“隨著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臨近和消費升級的不斷深入,全民冰雪運動正在中國起飛,中國毋庸置疑是未來全球冬季運動最大的市場。”
紅杉中國參與了高端滑雪板品牌雪鸮科技的融資。雪鸮科技成立于2021年3月份,以滑雪單板切入,致力于打造以“運動科技”為核心的全品類戶外生活方式品牌,希望讓更多人感受到戶外運動的樂趣。今年1月份,雪鸮科技宣布半年內連續完成天使輪和天使+輪兩輪融資,累計金額數千萬元。天使輪由險峰長青領投,紅杉中國種子基金跟投;天使+輪由紅杉中國種子基金領投,小紅書、紳灣資本跟投。
深創投則投資了滑雪運動裝備品牌奧雪文化,去年1月份,奧雪文化獲得了深創投2000萬元Pre-A輪融資。奧雪文化成立于2014年,以滑雪自媒體起家,2015年推出了兩個滑雪裝備品牌“零夏”和“NOBADAY”。本輪Pre-A輪融資資金將用于產品研發、門店拓展以及團隊建設。
此外,金沙江創投,正心投資、天堂硅谷、銀科創投等機構也投資了冰雪相關項目,例如,滑雪產業一站式服務平臺SNOW51的A輪融資就是由金沙江創投領投。彼時,金沙江創投主管合伙人朱嘯虎表示,滑雪是萬億元級市場,在中國才剛剛開始,未來成長的機會巨大。冬奧會加速滑雪產業爆發,消費升級驅動高端和年輕滑雪人群的不斷擴大和消費能力的持續提升。
目前來看,冰雪賽道相關融資多集中于早期融資,融資金額普遍不高,處于初步布局階段,這與我國冰雪產業的發展階段是一致的。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當下,以北京冬奧會為契機,我國冰雪產業將迎來快速增長階段。到2025年我國冰雪產業總規模將達到1萬億元。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內蒙古銀行研究發展部總經理楊海平表示,在北京冬奧會的帶動之下,冰雪產業初具投資賽道潛質,吸引了資本的目光,初步具備了一定的資本積聚能力。值得關注的是,冬奧會的舉行加上谷愛凌等流量的助推,疊加起來使得流量效應倍增,推動冰雪項目出圈,而冰雪產業與休閑旅游、文化創意、運動裝備、場館設施等產業均有結合點,并與科創元素、時尚元素有很好的融合,有望迎來一個階段性的快速成長期。(梁 倩 郭 倩 張志偉 張 博)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冬奧紅利激活冰雪產業 有望迎來階段性快速成長期2022-02-15
- 泰州姜堰經開區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項目總投資86億元2022-02-15
- 首付100萬上車福田!港灣之心推304套 30-50㎡小戶住宅2022-02-15
- 66次調控政策!底部來了?2022-02-15
- 深國際前海19-07-05地塊動工,預計推260套住宅2022-02-15
- 洋縣發展和改革局召開“雙招雙引”暨作風能力建設動員會2022-02-15
- “藍色崛起”正當時!福州市多措并舉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2022-02-15
- 佛山市高明區列綜合排名第一2022-02-15
- 春節返程這些要知道 火車上的消防安全2022-02-15
- 江蘇今年生態環保和治理將投近一百二十億2022-02-15
- 南京中小學開學收到大禮包 孩子們立下強國志2022-02-15
- 去年南京江北新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5.3億元 同比增長14.4%2022-02-15
- 南京江寧開發區簽約開工項目總投資超300億元 力拼“開門紅”2022-02-15
- 新西蘭宣布邊境逐步開放計劃 入境簽證將全面恢復正常2022-02-15
- 消失手機品牌陸續回歸 紛紛爭奪高端市場份額2022-02-15
- 真實成交丨香蜜湖單價相差最多超10萬/㎡?!2022-02-15
- 永州市開展為期一年的“鏡鑒”以案促改專項行動2022-02-15
- 五烈鎮掀起節后河道整治新高潮2022-02-15
- 三峽壩上船舶過閘計劃編制確認線上移2022-02-15
- 揚州社區居民巧做“冰墩墩”湯圓,喜迎元宵節2022-02-15
- “鹽”陣以待,開學季我們全力以“護”!2022-02-15
- 福田區公園數升至135座2022-02-15
- 務實收心 聚力前行2022-02-15
- 深圳樓市迎來歷史性探底,說明了什么?房中協大咖16日解讀2022-02-15
- 岳陽:經偵宣傳“進萬家”,守護市民“錢袋子”2022-02-15
- 元宵佳節萬物新“聲”!2022畢磊攜“未來之星”新春音樂會在長沙舉行2022-02-15
- 視頻|長沙上演老街歡樂秀2022-02-15
- 宿遷召開在宿掛職干部新春座談會2022-02-15
- 援疆風景線丨“看到菜農的笑容,我們很高興”2022-02-15
- 把牢進口物品進廠“小門”杭州精準助力企業復工復產202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