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南京濱江開發區簽約億元以上項目32個 簽約項目投資總額213.74億元

克服疫情、復雜國際環境、經濟下行等多重壓力影響,濱江開發區近日交出一份亮眼“成績單”: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0%;1—7月,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47.2%,地方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28%。“逆風”攀升的數字,彰顯千億級先進制造業高地的產業韌性與活力。

強出擊,招商引資以服務換競爭力

招商引資是支撐濱江開發區前行的“一號工程”。聚焦“3+2”產業體系,園區實施“補鏈強鏈壯鏈”行動,上半年簽約以蘇商高端科技裝備濱江產業園項目為代表的億元以上項目32個,簽約項目投資總額213.74億元,分別占年度目標任務的51.6%、31.43%。

疫情阻隔了投資客前來考察的腳步,濱江開發區沒有“閉門焦慮”,而是選擇主動出擊,以服務換競爭力??偼顿Y10.2億元的濱江開發區華創瑞風科技總部基地項目,就是特殊時期的招商經典案例:客商未派一人,沒往南京跑一次,就輕松完成企業注冊。

作為清華大學科技成果轉化企業,北京華創瑞風空調科技有限公司的節能高效溶液調濕空調設備占據國內同類產品市場份額七成以上。去年10月初,濱江開發區招商部門在與客商交流中獲悉,為搶占長三角、珠三角等制造業集聚區的工業低濕環境空調主要市場,華創瑞風計劃在江蘇地區布局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園區第一時間通過電話、視頻會議等手段了解企業的需求和痛點,用不到3天時間就初步完成項目相關材料的編制、方案的制定,第五天即赴天津項目所在地拜訪,當月底雙方即完成互相拜訪考察并確定合作方案。

然而,受疫情影響,華創瑞風團隊主要成員一直無法從北京來南京作進一步交流。為保障項目推進,濱江開發區成立項目專項推進小組,通過視頻電話與華創瑞風項目團隊主要成員保持溝通,最終在2022年2月22日完成項目簽約。

項目談判后期,華創瑞風想在南京注冊新的項目公司,但受疫情影響,公司工作人員無法離開北京。為此,濱江開發區專門安排一名工作人員全程對接指導,僅僅快遞一次材料,就辦好了營業執照,全程沒有讓公司派人跑過一次。

2022年5月,公司成員經過研究探討,認為項目前期確定的地塊不足以滿足企業生產經營需求,于是在5月16日提出地塊調整需求。沒想到上午提出的需求,當天晚上濱江開發區就拿出兩份完整的備選方案。華創瑞風董事長陳曉陽評價:“項目推進過程中,我們感受到濱江開發區招商團隊的專業與敬業!”

提內功,打出提質增效“組合拳”

1—7月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47.2%——全市“拔尖”的增幅背后,是園區產業提質增效、防疫情保生產“組合拳”的成果。

近年來,濱江開發區不斷優化制造業“基本盤”,形成了以中興通訊為龍頭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以LG新能源為龍頭的綠色智能汽車,以中船綠洲、寶色股份為龍頭的高端智能裝備三大主導產業。園區在引進培育新項目的同時,還通過“智改數轉”等手段引導傳統制造企業提升“內功”。

南京工藝裝備制造有限公司是研制出中國第一套滾珠絲杠的老牌工廠,在“智改數轉”的推動下,公司2021年營收同比增長61.4%,今年1—5月,滾珠絲杠副產品銷售同比增長26.8%,滾動導軌副銷售同比增長31.1%。

步入車間,記者看到搬運機器人在指定路線來回穿梭,機械手及液壓自動裝夾技術設備忙著無人裝夾、無人上下料、線上自動精度檢測。公司總經理汪愛清說:“通過‘5G+智能滑塊生產線’改造,生產效率大大提升,零件單件裝夾時間縮短50%,操作人員由原有13人減少至僅需3人,人工成本降低77%。”

疫情之下,保障生產鏈、供應鏈也是園區的重要任務。上半年,園區企業迎來258名“編外”員工,這是濱江開發區管委會下沉到企業的“公方經理”,從核酸檢測到物流運輸,經理們事事關心,讓企業倍感貼心。南京寶色股份公司負責人透露,在園區的保障下,上半年公司有了不錯的“收成”:產值超過8億元,同比增長20%,在手合同27億元。

再提速,重大項目攻堅克難馳騁“快車道”

2022年是濱江開發區的重大項目建設“大年”:列入省市區重大項目27個(產業類項目26個、民生類項目1個),總投資807.1億元。

建設任務緊張,園區面臨的挑戰也異常嚴峻,除了防疫情、戰高溫,還要保證建設原材料、人力不斷檔。

4月,記者走訪濱江開發區重大項目工地時,總投資14億元的新工泰融生物試劑產業集聚區還在進行幕墻施工,而6月30日再次探訪時,該項目不僅已投入使用,還吸引了24家新醫藥與生命健康產業鏈企業簽約入駐。

位于濱江開發區錦文路—正方大道與寧馬高速交叉處的寧馬高速江寧濱江開發區互通改擴建配套工程,正進行收尾沖刺。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春節以來,園區針對該項目安排專人跟蹤協調,克服疫情、拆遷及交通組織等影響,按期完成各節點工程。截至7月上旬,工程已開通2條匝道,其他土建工程基本完成,轉入路面工程施工,計劃9月底開通其他剩余匝道。

據悉,根據“工作項目化、項目目標化、目標責任化”管理要求,園區27個省市區重大項目中,上半年有23個項目開(復)工,開(復)工率85.2%,完成投入52.01億元,占年度計劃的44.2%。為了讓在手項目建設再提速,園區建立省市重大項目推進專班,強化資源要素保障力度。(張希)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