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值近6億元 南京成為全省設施草莓知名產地

一盤盤新鮮飽滿的草莓鮮艷欲滴,湊近可以聞到淡淡的香味。日前,市農業技術推廣站聯合南京農學會舉辦的南京市優質草莓評比大賽在溧水傅家邊精品草莓生活館舉辦,來自全市34家企業的19個品種草莓“打擂”,最終溧水兩家公司的“選手”摘得“莓王”桂冠。

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目前全市設施草莓面積約2萬畝,產量3萬噸,產值近6億元,南京已經成為全省設施草莓的知名產地,小草莓成了南京農民的“致富果”。農業土地少、體量小的南京,是如何借力種出“致富果”的?

借科技之力,高標準種出好草莓

日前,位于溧水石湫街道的金色莊園草莓育苗基地一片繁忙。“3月初基地將正式投用,開始育種。”南京金色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姚淑偉介紹,該育苗基地總面積約200畝,與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進行草莓育苗和新品種培育和推廣等。

要種出優質草莓,苗種很關鍵。該基地有標準化設施草莓基地5200畝,采后商品化分揀倉儲處理中心4000平方米,是國內單體量最大的草莓園區,目前還與省農科院專家“強強聯合”,雙方合作的早熟多抗優質設施草莓新品種選育項目是江蘇省種業振興“揭榜、掛帥”項目,將上市時間從11月底提前到11月初,創造更好效益。“接下來我們不僅要培育優質苗,還將試種紫金64號、紫金香雪等新品種。”姚淑偉說。

創新賦能,全市草莓栽培技術整體水平也在不斷提升。莓農趙福英今年試種了兩畝高壟草莓,草莓種在約80厘米高的地壟上,不僅提高草莓品質,還讓管理和采摘變得更輕松。她高興地告訴記者,高壟草莓采摘達45元/斤,比普通地壟采摘高出15元/斤,剛剛過去的雙休日天氣晴好,采摘游客暴增,草莓供不應求。

趙福英的喜悅不是個例。我市通過良種良法配套生產技術,積極推廣優質草莓脫毒種苗與設施草莓高架、半高架栽培模式,建立了草莓連作障礙克服技術體系,草莓生產水平明顯提高,果品品質逐年提升。

“近年來,南京市草莓產業發展迅速,在種植規模、新技術應用、種植新模式、單位面積效益方面均處于全省第一方陣。南京涌現出來的部分大型草莓生產經營主體,在全省乃至全國都處于領先地位。”省農技推廣總站站長管永祥評價。

借品牌之力,地產草莓香飄引客來

好草莓越來越多,品牌價值也逐漸凸顯。

這邊的清甜可口,那邊的唇齒留香……在評比現場,61個精品草莓樣品輪番經受省草莓行業專家組的“考試”,通過對果形、大小、色澤、風味等指標進行評比。

溧水搶占先機。早在2019年草莓區域品牌及企業(產品)品牌價值評價中,“無想田園·溧水草莓”“傅家邊”“天使美莓”“金色莊園草莓”分別以2.55億元、4.36億元、3.97億元、3.49億元的品牌價值上榜。目前,溧水是全省最大的草莓種植基地,以溧水草莓為代表之一的“五莓”已經成為南京特色農業的一張名片。第二天,比賽獲獎名單公示,溧水區獲獎草莓占比近一半。

但同時,其他各區草莓產業也在發力。今年評比送樣單位十分踴躍,樣品數量較上年增加近50%,其中一半以上來自江寧區、浦口區、六合區等區。獲得特等獎的南京市浦口區周其海家庭農場,今年種植了30多畝草莓。農場負責人之一周銳是個“莓二代”,跟著父母種草莓已經有八九年時間。“去年我們50畝草莓產值達到了180多萬元,有時候采摘、團購都供不應求,接下來我們打算做自己的品牌,擴大影響力。”

南京本地草莓瞄準中高端市場,除了采摘以外,銷售方面主要供向大型商超、連鎖水果機構,品牌效應還在不斷放大。“我們希望促進培育一批優質地產草莓品牌,也通過樹立行業榜樣為草莓產業探索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市農技推廣站高級農藝師程萬強說。

借人才之力,行業發展升級有后勁

產業發展,人才為本。在南京美莓源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草莓基地,有一位整天鉆在大棚里的博士農民。他叫劉東華,現在是南京溧水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技術顧問,通過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給周圍草莓種植戶帶來了香野、天使8號等新品種,還促進了周邊栽培方式進行提檔升級,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除了“草莓”博士,草莓行業里還有不少大學生。南京金色莊園農產品有限公司上榜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這是全國唯一草莓類農業龍頭企業。董事長吳中平介紹,該公司120名員工中,本科以上學歷占四成多。

為吸引更多大學生加盟,企業去年下半年又推出大學生合伙創業計劃,由企業為大學生提供草莓種植場地和設施,以及種苗、營養液等生產資料,大學生負責種植管理,待草莓成熟銷售后,再收回生產成本,收益由大學生與公司按占股分成,如果發現虧本,則由南京金色莊園承擔生產成本,并為大學生補貼5萬元。“目前看效益不錯,已有近十名大學生前來創業。”吳中平說。

1992年出生的李德富碩士就是其中之一,他畢業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土壤改進、營養加強等環節進行探索,并取得了相應領域的研發突破,已成為該草莓種植基地負責人。

近年來,南京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激發農村創業創新的熱情,鼓勵更多年輕人走進鄉村、振興鄉村。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90后大學生到行業領域資深博士,南京的草莓產業正在匯聚越來越多新農人,行業人才隊伍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這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更充足的人才資源,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王麗華 胡英華 實習生祁皓朗)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