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讀者》更好服務讀者


(資料圖片)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洪文泉

創刊于1981年的《讀者》雜志,發行量近20年來一直穩居國內市場雜志類首位,被譽為“中國人的心靈讀本”。本屆數博會上,讀者展臺也成為最受關注的展臺之一。

隨著科技手段的不斷進步,傳統出版業如何以數字化賦能加快深度融合,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記者就此采訪了讀者出版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梁朝陽。

“數字時代,只有創新內容呈現和傳播方式,才能讓傳統出版物更便捷地觸達讀者。”梁朝陽說,近年來,《讀者》依托“讀者”品牌,開發圖文和音視頻內容,打造“終端+平臺+內容+社交”的矩陣式場景應用APP。并主動與網絡平臺合作,打造“讀者”新媒體矩陣,實現了優質內容在多個網絡平臺的多維度傳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在70余年發展歷程中,《讀者》積累了豐富的優質內容資源。如何將優質內容資源轉化為核心競爭力?梁朝陽介紹,集團深入挖掘甘肅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持續深耕特色文化領域,建設融媒體數據庫和融合出版平臺。“敦煌書坊”項目入選國家“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庫”,獲得中央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資助,被評為“第六屆中國數字出版創新論壇創新案例”。“讀者·新語文”閱讀寫作融媒體平臺入選中宣部“數字出版精品遴選計劃”,躋身全國“數字出版百佳”之列。

梁朝陽說,集團以重大出版工程為牽引,積極承擔甘肅省內重要古籍數字化開發,推進古籍數字資源庫建設。積極承擔國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央財政專項資助的文溯閣《四庫全書》復制保護與影印出版項目,成立讀者古籍數字科技中心,推進古籍數據庫建設和精品復制影印等工作,為古籍資源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讓《讀者》更好地服務讀者,我們一直在路上。”梁朝陽說,集團加強與科研院所和運營商合作,利用新技術不斷拓展閱讀服務,多層次、多場景、多渠道滿足大眾多元化閱讀需求,推動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書香社會建設“讀者方案”也成功入選中宣部全民閱讀優秀項目和《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選編》。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