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國甘肅網9月6日訊據天水日報報道(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王琴)近日,省科技廳公布了2023年度科普基地認定名單,我市推薦的天水航天育種科普基地、天水市農業實踐教育科普基地、武山縣氣象科普基地、甘谷縣博物館4家科普基地榜上有名,這是省級科普基地認定工作開展以來我市取得的最佳成績,至此,我市省級科普基地達到10家。
天水航天育種科普基地依托天水神舟綠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現為甘肅省高新技術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航天育種育、繁、推一體化企業。先后進入“甘肅省玉米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全國辣椒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航天辣椒、茄子、番茄、豇豆等新品種為主的航天蔬菜育種技術水平、育成品種數量和推廣面積已處國內前列,形成了技術、品種優勢和育、繁、推一體化產業格局。
天水市農業實踐教育科普基地依托天水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申報建設,基地通過科研現場、種源天地、農業知識長廊、24節氣互動裝置、農業科普教育研學基地(在建)等現代的展示理念、先進的互動演示技術,使參觀者了解天水地區農業的發展歷程,并通過與現代農業園區最新科技成果的對照,引起對比思考并從中獲益,建設成為寓教于樂的現代農業展示窗口。
武山縣氣象科普教育基地以“3·23世界氣象日”、“5·12防災減災日”、安全生產月等活動為抓手,開展氣象科普宣傳,積極向社會公眾科普氣象知識,年均科普達12000余人次,已成為傳播氣象科技知識、對外開展科普宣傳活動、提升公眾氣象防災減災意識、樹立氣象部門形象的重要窗口。
甘谷縣博物館是集保護、研究、傳承、展示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館藏文物時間跨度上至原始社會、下至民國時代,涵蓋陶器、青銅器、瓷器、玉器、書畫等13大類,共2000余件套,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7件套、二級文物32件套、三級文物86件套。為做好當地文化科學普及,甘谷縣博物館通過開展“四進”宣傳、線上宣傳、館藏文物保護與修復等活動,讓館內藏品真正發揮出了最大效能。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 天水市新增4家省級科普基地2023-09-07
- 甘肅簡牘博物館9月9日起面向公眾開放2023-09-07
- 【聚焦第六屆敦煌文博會】“簡”述千年歷史 彰顯非凡文化2023-09-07
- 一線城市商品住宅供應同比“腰斬”,樓市“金九”或成色不足2023-09-07
- 美心翼申9月8日首發上會,實控人夏明憲IPO前退出遭問詢2023-09-07
- 港股響起地產掌聲2023-09-07
- 受地產業務拖累,榮萬家收入倒退三年 | 中報風云?2023-09-07
- 688元/㎡裝整家!美好家居普惠引領者米蘭納以“真普惠”助力青年心動置家!2023-09-07
- 便民醫保為群眾提供更有溫度的醫療保障2023-09-07
- 我市參加省電商進農村綜合示范交流會達成銷售協議2000萬元2023-09-07
- 我市4人入選8月“河北好人”2023-09-07
- 把代表和群眾關心的事情辦好辦到位2023-09-07
- 襄都區:推進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2023-09-07
- 廣東:支持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2023-09-07
- 首開股份:前8月簽約金額406.8億元2023-09-07
- 多家銀行涉房不良貸大增,工商銀行最高2023-09-07
- 新政落地首周 廣州有房企成交漲了135%2023-09-07
- 貝建中:樂觀耐心是人生的財富2023-09-07
- 齊普策:應對氣候變化需多路徑并進 氫能源不可或缺2023-09-07
- 上汽不敵長安比亞迪,蔚來血虧上百億2023-09-07
- 奧博穆:以"中國速度"發展 中美將成大眾集團增長引擎2023-09-07
- 柯皓哲:加大本土化創新 采埃孚用中國技術"反哺"全球2023-09-07
- 沿河七三村:高粱喜豐收 田間忙采收2023-09-07
- 齊普策:新世代已至 寶馬要從零開始"寫一本新書"2023-09-07
- 沿河交警:交通安全宣傳進校園2023-09-07
- 南昌西山廟會部分路段將實行交通管制2023-09-07
- 今年9月預計比去年同期涼爽2023-09-07
- 上半年12家株洲上市公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521.09億元2023-09-07
- 長沙邁入數字經濟領域新一線城市 位列2023年數字百強市17位2023-09-07
- 即將開賽!長沙舉辦首屆職工運動會2023-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