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蘭州:在黃河之畔遇見“世界第一古梨園”

央廣網蘭州8月15日消息(記者李紅軍)甘肅蘭州,中國唯一一座黃河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也是一座因河而生、因河而興、因河而盛、因河而榮的城市。奔流不息的黃河經蘭州東出小峽后,如慈母般孕育出一片神奇的沃土——什川鎮,“世界第一古梨園”就坐落于此。

位于蘭州市皋蘭縣什川鎮的“世界第一古梨園”(央廣網記者李紅軍攝)

什川鎮地處黃河峽谷盆地,因距離蘭州市僅20公里被譽為“蘭州的后花園”。《讀史方輿紀要》載:宋置什字川堡。《金縣新志稿》載:明弘治八年(1495年)重建什川堡,占地面積約40畝,堡內什子型街道通達四面,僅南一門,堡墻四面中間設墩,土墩上建有廟宇,東曰火神,南曰財神,西曰文昌宮,北曰祖師廟;堡高10余米,頂寬2米;堡中立碑,大書“新筑戍堡”四字,其遺址為今北莊村堡子社。自此,堡中之人,內置梨園,外依屏障,悠然籬下,遠望南山,似黃河生生不息,流長源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黃河水滋養著“世界第一古梨園”(央廣網記者李紅軍攝)

古梨樹枝繁葉茂(央廣網記者李紅軍攝)

什川古梨園總面積12000余畝,是蘭州地區優質果品的重點產區,其中軟兒梨、冬果梨享譽全國。古梨園核心區面積3939畝,有百年以上樹齡古梨樹9423棵,300年以上樹齡的有2000多棵,堪稱“中國一絕”,被國際植物學界稱之為“世界植物界的奇跡”、全球罕見的“活植物標本”、難得的“梨園博物館”,被吉尼斯認定為“世界第一古梨園”。

古梨樹枝繁葉茂(央廣網記者李紅軍攝)

古梨樹枝繁葉茂(央廣網記者李紅軍攝)

如今,什川古梨園每年能產梨2500多噸,為當地農民帶來2000多萬元的收入。同時,依托資源優勢,當地大力發展精細瓜菜、優質林果、鄉村旅游三大產業,近五年來接待旅游人數突破500萬人次。靠著一棵棵老梨樹,當地人正在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上闊步前行。

古梨樹虬枝盤繞(央廣網記者李紅軍攝)

碩果盈枝(央廣網記者李紅軍攝)

近年來,什川鎮先后榮獲“影響世界的中國文化旅游名鎮”“首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和“全國首批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等多項殊榮。什川軟兒梨榮獲2018年度中華品牌商標博覽會金獎,入選全國“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名單和《“甘味”農產品品牌目錄》。2022年,什川鎮被確定為“梨韻什川”城鄉融合示范鎮。

當地人將“說事”場所搬到古梨樹下(央廣網記者李紅軍攝)

梨園小徑(央廣網記者李紅軍攝)

當地已對古梨樹采取保護措施(央廣網記者李紅軍攝)

當地已對古梨樹采取保護措施(央廣網記者李紅軍攝)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