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推動二十大精神在宕昌生根結果——訪宕昌縣委書記王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二十大精神在宕昌生根結果

——訪宕昌縣委書記王強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陳多

“我們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緊扣省市新要求,吃透政策含金量,當好‘兩山’實踐排頭兵,讓二十大精神扎根宕昌大地,結出豐碩的綠色發展果實。”近日,宕昌縣委書記王強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

王強表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一是構建“全域旅游”新格局。聚焦生態功能、文旅賦能定位,發揮資源稟賦優越、自然景觀獨特的比較優勢,依托“紅綠古”三色資源,打造“四大板塊”,力求把資源優勢做到最大化。以“紅色”為基礎,提升哈達鋪紅色旅游影響力,豐富旅游業態,放大旅游效應,激活發展動能;以“綠色”為底板,打響全省唯一以自然景觀命名的國家5A級景區招牌,擦亮“山水大觀園、中國愛情谷”品牌;以“古色”為脈絡,深入挖掘三國歷史文化和羌藏民俗文化,做好文物保護和開發利用,培育古羌文化旅游圈,打造集自然景觀、紅色旅游、歷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為一體的四大旅游板塊,著力構建全域全季旅游新格局。

二是打通“兩山互換”主通道。錨定“兩山”實踐創新基地目標,明確主攻方向,呵護綠水青山,換得金山銀山,讓水更清、山更綠、天更藍、景更美、民更富。全面推行河長制、林長制,深入開展國土綠化行動,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創建國家和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開展生態環境問題排查整治,縱深推進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推動生態建設持續向好。搶抓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歷史機遇,按照“一心三區”的布局,統籌落實公共服務、產業發展、就業扶持等措施,不斷創造生態搬遷“宕昌速度”,確保群眾搬得出、穩得住、有業就、生活好、能融入,最大限度釋放生態紅利,蹚出綠色發展新路子。

三是走好“產業融合”大路徑。持續完善提升“宕昌模式”,夯實綠色基礎產業,推進大健康產業,培育新興產業,找準融合發展切入點,探索產業多元化集群發展的路子。以創建國家區域性中藥材綠色標準化種植基地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為目標,高標準建設百億級現代農業園區,推動中藥材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示范帶動全縣中藥材產業提質增效。聚焦文旅融合和醫藥康養融合發展,積極開發中藥材傳統康養產品和艾草系列新興康養產品,力爭把宕昌打造成中醫藥理療養生的康養勝地。積極落實“雙碳”目標,改造升級礦山、白酒加工等傳統產業,加快培育光伏融合、風光儲氫一體化、抽水蓄能等新興產業,打造多元化產業集群,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四是夯實“軟件硬件”雙支撐。堅持“軟件”“硬件”兩手抓,深挖文化內涵,加大投入力度,強化服務保障,完善生態基礎設施體系,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一網通辦”,高效服務保障和昌高速、蘭海高速官鵝溝出入口互通立交等重點項目建設,以一流的營商環境,厚植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沃土。創新“互聯網+旅游”智慧景區,加快旅游小火車、雷古山索道等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的鄉村旅游標桿村,豐富綠色發展新業態。

落實好二十大精神,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必須保持戰略定力、耐力,堅定不移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堅定不移實施生態立縣、旅游活縣戰略,努力在“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上進行創造性探索,做足綠色山水新文章,端穩綠水青山“金飯碗”,在綠色崛起中貢獻宕昌力量。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