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視點!天津:多措并舉加強古樹名木保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薊州區,銀杏,一級古樹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供圖

中新網天津12月12日電 (記者 王君妍)古樹名木被譽為“活化石”,是森林資源的瑰寶,具有難以再生和不可替代的歷史文化和生態價值。記者12日從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今年以來,天津多措并舉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在開展全市古樹名木摸底巡查的同時,不斷加大對古樹名木的定期“體檢”,確保古樹名木根深葉茂,為城市添景增綠。

據了解,今年以來,在完成古樹名木基礎信息普查的基礎上,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會同天津市城市管理委組織各區對全市古樹名木進行拉網式摸底,對登記造冊的4639株古樹名木逐一排查,掌握其生存狀況、生存環境、管護信息等基礎信息,對發現受損或病危的古樹及時制定“一樹一策”管護措施,對砍伐或危害古樹名木的行為追責問責,對普查中發現未統計的古樹名木及時完善臺賬信息、登記造冊,明確“樹長”,不落一樹、不漏一木,確保古樹名木得到妥善管護。

薊州區,油松,一級古樹 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供圖

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天津創新管護模式,依托國家林草局全國古樹名木信息管理系統,將古樹名木資源信息納入天津市智慧林長平臺管理,定期核實更新古樹名木相關信息臺賬,最終實現與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全國信息平臺充分銜接、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古樹名木信息化、可視化和精細化管理水平。

此外,為增強古樹名木保護工作的科學性,天津邀請專家團隊對古樹名木生存環境進行專題論證、會商研究,提出了科學的、生態的、符合自然生物本性需要的重要意見和建議,先后制定印發了一系列工作方案,形成古樹名木和城市樹木常態化長效化保護管理機制。從7月起,天津又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古樹后備資源調查工作,調查范圍為“樹齡在80年以上接近100年的樹木”,并邀請古樹保護方面專家對調查技術方案進行專題講解,指導各區開展調查。

薊州區,油松,一級古樹 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供圖

天津已登記的4639株古樹名木分布在全市14個區,其中最老古樹已有1630歲。在今年古樹名木保護科普宣傳周期間,聚焦“保護古樹名木,共享綠水青山”主題,天津采取“線上+線下”方式,依托網絡直播、微信公眾號、科普展覽、視頻輪播、現場互動、印發宣傳圖冊等形式,廣泛深入宣傳古樹名木保護價值、先進經驗和法律法規等,鼓勵單位和個人通過互聯網、志愿服務等形式資助或認養古樹名木,積極營造全社會共同保護的良好氛圍。

下一步,天津將持續推進古樹名木認養工作,不斷加強對古樹名木日常養護和管理,實現古樹名木有效保護,大力推進和諧、綠色、生態保護建設。(完)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