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奮進十年路 啟航新征程——蘭州新區十周年專題報道
蘭州新區:揮毫“潑綠”描繪生態畫卷
【資料圖】
航拍蘭州新區秦王川國家濕地公園丁凱攝
新區臨港花海
“春天百花滿園,夏日綠樹成蔭,秋天色彩斑斕,冬日玉樹瓊花……”夏秋交替時節的蘭州新區,行走其中,總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浪漫夢幻的臨港花海,水鳥蹁躚、湖波蕩漾的濕地公園,絢麗多彩的棲霞湖公園……都成為朋友圈頻頻刷屏的“網紅”打卡新景點,一座生態之城正在這里崛起。
2012年8月,蘭州新區正式獲批。十年之間,昔日的黃土坡、鹽堿地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幅滿目翠色、詩意盎然的生態畫卷。近年來,蘭州新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將“開窗見綠、出門進園、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宜居環境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目標,大力實施造林綠化、生態修復、空閑地復綠和城區公園水系建設,綠化結構合理、園林景觀優美、生態治理良好的精致新區初具雛形,一座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生態美景和都市活力交融共榮的現代化生態新城正在秦王川大地上崛起。
顏值高氣質好城市實現“天藍、水碧、土凈”
“當‘新區藍’遇見‘云朵白’,這樣的美好景致確實會讓人心曠神怡。”家住新安社區的楊曉在朋友圈內曬出一張藍天白云的圖片,湛藍的天空映襯著潔白的云朵,隨手一拍就是“大片”,贏得一眾親朋好友的點贊。
在人口和產業快速集聚的情況下,蘭州新區的空氣質量不降反升。十年來,新區風沙天氣顯著減少、降水量大幅增加,空氣優良天數占比穩定在88%以上,自然環境和生態現狀得到顯著改善,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部達到或優于Ⅲ類考核標準、達標率100%。2017年,蘭州新區正式啟動全域無垃圾三年專項行動,城鄉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設施設備實現全覆蓋,垃圾分級分類率和無害化處理率達100%,一組組數據成為蘭州新區“藍天、碧水、凈土”見成效的最好見證。
綠色生態屏障打造綠色發展“新區樣板”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1年,總長16.7公里、面積967平方公里的新區東一干防護林帶正式開工建設,標志著蘭州新區生態防護林帶建設正式拉開序幕。十年過去,往日的荒山禿嶺已變得郁郁蔥蔥。
自建設之初,蘭州新區就緊緊圍繞建設生態文明新區、構筑蘭州北部生態屏障的目標,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在全省率先創新黃土山丘生態脆弱區生態修復模式,走出了一條生態修復與經濟發展互促共贏的新路子。
近年來,蘭州新區不斷加快推進雙城中間綠色生態屏障建設,提升城市景觀綠化品質,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打造綠色發展“新樣板”。根據生態功能區、生態修復示范區規劃,蘭州新區制定了全域國土綠化、現代農業發展、現代養殖業和現代農業公園等規劃,構建起層次清晰、體系完整、互相銜接的規劃體系。這些都是蘭州新區在全省率先推出的黃土山丘生態脆弱區生態修復新模式。
2010年至2022年6月,通過國土綠化、造林綠化、空閑地復綠、城市綠化廊道和綠地系統等綠化項目,蘭州新區累計完成造林綠化20萬畝,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7200萬平方米、綠化率達36%。建成高效節水、生態兼顧的高標準農田7萬畝,實施生態修復12萬畝,系統性解決了干旱、風沙、鹽堿、水土流失等問題。
如今,新區四周低丘緩坡未利用地得以平整,一道道綠色的生態屏障蔚然成蔭;雨水有效收集利用、洪水有序排放,濕地、湖體東西相連、南北貫通,形成了城市綠肺;各類開發、利用、保護活動持續規范,生態環境質量全方位躍升,人與自然關系得到極大改善,為黃河上游地區推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區樣板、做出了新區示范。
城市綠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走進位于新區南部的秦王川國家濕地公園,道路兩旁的紅柳林,綠葉紅桿,郁郁蔥蔥,一望無際;粉白色的八瓣梅上,彩蝶飛舞,蜜蜂忙碌,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走過木棧道,登上觀景臺,舉目遠眺,綠屏內滿眼青翠,湖面上水鳥暢游,一汪碧波在陽光照耀下,泛起層層漣漪,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愈加美麗。
如今的秦王川國家濕地公園,不僅是城市的“天然氧吧”,更是野生動物的歡樂家園。“快看,那是白鷺。”隨著工作人員的指引,記者捕捉下“一行白鷺上青天”的精彩瞬間。“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濕地公園動植物的種群和數量不斷增加,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工作人員介紹:“園區現有植物種類已達到127種,動物86種,含鳥類58種,其中包括省重點保護動物白鷺、赤麻鴨、紅嘴鷗,國家2級保護動物天鵝、黑鸛、長腳鷸等。”
水與林相映,鳥與林共鳴,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卷正在蘭州新區徐徐打開。
自2017年底完工驗收進入管護期以來,蘭州新區切實貫徹濕地面積總量管控,嚴格監管濕地用途,完善濕地保護修復體制,增強濕地生態功能,維護濕地生物多樣性和穩定性,全面提升濕地保護與修復水平。
與此同時,為更好發揮濕地公園“城市綠肺”的生態效應,蘭州新區通過修復退化裸露濕地,增設攔水壩等措施,適當擴大秦王川國家濕地公園濕地水體面積,秦王川國家濕地公園面積已由2014年的113公頃增加至目前的211公頃,水域面積不斷擴大,濕地水質極大改善,濕地植被的多樣性、抗逆性明顯增強,濕地生態系統或群落穩定性得到明顯改善,形成河湖水系連通的生態體系。
園在身邊讓市民樂享“詩意棲居”
百花公園、臨港花海、棲霞湖、秦王川濕地公園……時下,蘭州新區開窗見綠、出門進園,目之所及皆是盎然綠意,新區人在家門口的“幸福花園”盡享愜意。
“附近的公園一個個都很美,出門幾分鐘,就能融入蔥郁的綠色與繽紛的花海中。”家住新區的楊瀟特別喜歡帶孩子來百花公園散步。今年7月,百花公園及周邊綠化帶提升改造項目建成并正式開門迎客。自此,新區居民又多了一處納涼游玩的好去處,不管是清晨、傍晚,湖邊游園步道上前來鍛煉的市民絡繹不絕,慢跑、健身……享受健康的運動生活與湖畔的綠意盎然,放松于心,陶冶于情。
周末的棲霞湖畔,璀璨的燈光照亮夜空,伴隨著音樂噴泉的樂曲,人們扶老攜幼徜徉湖畔,享受夏日美好時光。
花海蕩漾、綠草如織……新區臨港花海內馬鞭草正值盛花期,“紫色花海”吸引眾多游客前來賞花游玩,在木棧道、藝術景觀和休閑設施附近拍照留念的市民游客絡繹不絕。“早就聽說新區的臨港花海特別美,這一次專程來打卡,果然名不虛傳。”從市區開車帶家人前來游玩的張女士連連按下快門,要將這些美景一一收于鏡頭。
“開窗見綠、出門進園、三季有花、四季常綠”,如今,新區人的幸福指數大幅提高。近年來,蘭州新區遵循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要求,以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為目標先后建成百花公園、文曲湖公園、臨港花海等11個城市綠地公園,完成約160萬平方米城市道路綠化建設,城市綠化面積達2100萬平方米,建成區綠地率已由2011年的不足5%增加到目前的35.8%,形成了濕地、綠廊、花海相連貫通的現代化生態新城。(總策劃:劉立山 記者任澤昕文/圖)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動態焦點:蘭州新區:揮毫“潑綠”描繪生態畫卷2022-08-24
- 天天熱訊:“蘭白·張江新能源領域專場線上推介會”成功舉行2022-08-24
- 每日視點!簡化優化用地政策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2022-08-24
- 環球百事通!以強科技行動支撐高質量發展 酒鋼集團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新產品研發2022-08-24
- 世界球精選!上半年甘肅省實施省外招商引資項目1510個2022-08-24
- 【天天新視野】市政府印發《“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建設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2022-08-24
- 微速訊:重慶昨日本土新增“21+19”2022-08-24
- 新消息丨重慶巫山這3人違規野外用火引起火災,處罰2022-08-24
- 速訊:男子虛假訴訟獲取工程款被判刑2022-08-24
- 焦點熱訊:樟樹“藥都微協商”讓基層有事好商量2022-08-24
- 每日熱議!河北多舉措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空間2022-08-24
- 環球播報:廣西計劃投資約584億元用于農村電網鞏固提升2022-08-24
- 1至7月天津口岸共進口平行進口汽車2.34萬輛 占全國總量的77.8%2022-08-24
- 泰州姜堰白米鎮通過多種方式成功招引10個項目 盤活閑置土地306畝2022-08-24
- 泰州泰興從項目建設類型等方面著手制定“四項清單” 加速推進重點項目建設2022-08-24
- 寧波江北殘聯積極推進公共服務場所無障礙改造工作 保障特殊群體閱讀學習需求2022-08-24
- 截至去年底寧波共有體育場地27227個 總面積2397萬平方米2022-08-24
- 當前速看:我市大力推進康復中心建設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優質康復服務2022-08-24
- 每日播報!新河縣:創新“六個一”機制壓茬推進項目建設2022-08-24
- 當前要聞:全市就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暨市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強調扎實做好穩就業工作2022-08-24
- 環球今日訊!總投資71.02億元清河沙河南宮臨西柏鄉34個項目集中開工2022-08-24
- 【熱聞】2022年邢臺市科技活動周啟動2022-08-24
- 焦點熱訊: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廉政黨課為“關鍵少數”系牢“紐扣”2022-08-24
- 去年寧波市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額1786.1億元 同比增長20.1%2022-08-24
- 寧波市已培育嬰幼兒家庭照護師200余名 進一步提高家庭照護服務能力2022-08-24
- 去年寧波已建成“一刻鐘便民生活圈”33個 居民的綜合滿意度超95%2022-08-24
- 南京浦口區率先推出“公安+城管”聯防聯動模式 實現停車管理進一步精細化2022-08-24
- 今年以來南京引進首店數量位居全省第一 為激發新型消費潛力發揮重要作用2022-08-24
- 南京市農民合作社年經營總收入超27億元 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2022-08-24
- 上半年南京濱江開發區簽約億元以上項目32個 簽約項目投資總額213.74億元2022-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