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熱訊:甘肅印發《若干措施》 大力實施強縣域行動


(資料圖片)

中國甘肅網8月10日訊(本網記者沈文剛)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有助于強化縣城與城市的銜接,縣城發展得越好,城鎮體系微觀活力就越足,新型城鎮化基礎就越穩固。

8月10日,省發改委副主任翟建軍在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對我省印發實施《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城鎮化建設大力實施強縣域行動的若干措施》(簡稱《若干措施》)進行了詳細解讀。

《若干措施》明確,我省通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補短板強弱項,穩步擴大縣域投資和消費規模。力爭到2025年末,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8%;全省縣域經濟規模達到1.2萬億元以上,超100億元以上縣域增加24個,總數達到46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累計達到150萬人次以上;打造12個地區生產總值超百億級的園區。

《若干措施》共9部分,44條措施。其中第一部分為總體要求,并提出重點布局和相關舉措,第二部分為功能定位,第三至第九部分為35項推進任務。突出四個重點:

一是突出重點城鎮建設規劃布局。凸顯“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以蘭州都市經濟圈為核心、省內其他縣城為支點,打造覆蓋黃河沿岸、河西走廊和隴東南三個區域板塊的城鎮帶發展格局,進一步細化明確加快城鎮化建設的重點縣城57個,其中蘭白核心經濟圈重點建設皋蘭縣、平川區、隴西縣、永靖縣等13個縣城,河西走廊經濟帶重點建設玉門市、高臺縣、永昌縣、古浪縣等11個縣城,隴東南經濟帶重點建設慶城縣、華亭市、甘谷縣、西和縣、宕昌縣等19個縣城,黃河上游生態功能帶重點建設臨潭縣、夏河縣、岷縣、肅南縣、天祝縣等14個縣城。

二是突出因地制宜引導分類發展。結合各地發展實際,分門別類,提出城市服務型縣城構建中心城區與縣城組團發展模式,重點支持蘭州市主城區、蘭州新區、麥積區等地級市城區輻射帶動周邊榆中縣、玉門市、民樂縣等48個縣城示范建設,打造與鄰近區域中心城市通勤便捷、功能互補、產業配套的衛星縣城;工業主導型縣城發揮工業基礎優勢,強化園區平臺支撐,按照一縣一主業打造產業縣城;農業優先型縣城以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為主,提升輻射帶動鄉村振興能力,力爭“十四五”期間,創建10個以上國家級農業現代化示范區,打造城鄉融合的新型縣城;文旅賦能型縣城依托歷史文化根脈,加快縣城面貌更新,提出建設“大敦煌文化旅游經濟圈”、“中國黃河之都”都市文旅產業集聚區、“隴東南始祖文化旅游經濟區”、絢麗民族風情特色國際文化旅游經濟區,打造以文塑旅、開放包容的魅力縣城;生態功能型縣城通過有序承接轉移人口,打造宜居宜業的生態縣城。在五大發展類型基礎上,篩選出3個人口流失率20%以上的縣城作為重點(永昌縣、會寧縣、古浪縣),引導人口持續流失縣城加快轉型發展。

三是突出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把加快補齊縣城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弱項作為重中之重,按照輕重緩急,將制約縣城發展的短板弱項分為產業平臺配套設施、醫療衛生設施、教育設施、文旅體育設施、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市政交通設施、市政管網設施、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垃圾無害化資源化處理設施9項突出短板,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養老托育設施、社會福利設施、縣城公共廁所、縣城智慧化改造、配送投遞設施、冷鏈物流設施、農貿市場8項一般性短板,合理安排建設時序。同時,以一覽表的形式提出了“十四五”期間水利、市政、防洪排澇等12項基礎設施重點任務,明確責任分工,扎實推進。

四是突出建立有效推進機制。堅持省級統籌、市州協調、縣區抓落實;堅持“一縣一策”、規劃引領;堅持縣城為主、兼顧鄉鎮;堅持試點先行,示范帶動,初步選擇敦煌市、榆中縣、皋蘭縣、瓜州縣、清水縣、東鄉縣、靈臺縣、慶城縣、環縣、隴西縣、宕昌縣、高臺縣、永昌縣、民勤縣、平川區、夏河縣16個條件好的縣城作為示范縣重點發展。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