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熱議!宿州市埇橋區:“三步走”全面提升人才內生動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今年以來,宿州市埇橋區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搶抓宿杭合作共建機遇,大力開展“人才栽樹”工程,全方位引進、培育、用好各類人才,提升區域內人才內生動力,形成人才質量向好、向優發展的良性循環。

拓寬學習模式,培育人才。籌備舉辦“新型勞動力成長工程”,選派優秀企業家、創業新秀等企業管理人才赴浙江,實地學習企業管理經驗,拓寬創業視野、增強創業信心,為皖浙兩地深化合作提供人才支持。截至目前,埇橋區已選定30名擬派人員赴杭學習交流。注重結合基層農技人員提升培訓、科技示范戶主體培訓等班次,制定相關培訓計劃,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各類農村實用人才培訓。今年上半年,共舉辦培訓班130余期,培訓基層農技員、農機手、合作社帶頭人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6900余人,不斷壯大農村實用人才隊伍。

深耕項目支持,用好人才。積極配合省、市委組織部開展“專家服務基層”活動,推進人才下鄉、人才入村,讓更多人才資源向鄉村基層一線流動。今年以來,共計2位專家前往埇橋區時村鎮時西村開展“小果型南瓜種植技術培訓及產業化推廣示范”項目培訓,有效解決當地農業發展技術難題,提升農技人才果蔬種植能力,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通過聚集一批具有產業發展技術的科技特派員,建立科技特派員工作站,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共同解決技術難題。截至目前,埇橋區共建立5家省級科技特派員工作站。

拓展引才模式,集聚人才。針對企業需求,聯系各院校和科研單位各類人才,推行“不變身份、不轉戶口、不轉檔案、不限時間、‘只為我用不為我有’”的柔性人才引進策略。截至目前,中國農業大學張福鎖院士牽頭建立的“專家小院”,“大豆院士”蓋鈞鎰建立的大豆試驗基地等都已落戶埇橋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依托“微壤生物科技”和“高效農光互補”項目,引進中國農業大學微生物專家團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光電新能源高層次人才團隊,實現高層次人才聚集效應,為推進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人才智力支撐。(張靜如)

關鍵詞: 全面提升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