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看老鄉】蜜蜂“俠”小院釀出的甜蜜生活

本網記者程健趙志富

曲徑通幽處,蜂房花木深。4月26日上午,由甘肅省委網信辦主辦的“小康路上看老鄉”隴南采訪活動來到徽縣榆樹鄉普陀村。

穿過飄揚著廣場舞歌曲的文化廣場,沿著村道一路向里,左側不遠處一個茅草搭建的院門吸引了記者的目光。敲開柴扉,擺滿了一院的盆景錯落有致,造型各異。半空中,來來往往的蜜蜂給人帶來置身蜂箱的錯覺,也讓這個院落顯得更加與眾不同。

盆景叢中,侯小虎從一個蜂箱邊緩緩站了起來。

十多年來,侯小虎就有養蜂的習慣和栽植盆景的愛好。以往,他只養著幾窩蜂。因為,每年分出來的蜂群大多都會“逃走”,養殖規模難以擴大。最多時,他的院子里也就10幾箱蜜蜂。加上自己只有5畝地,種植小麥等農作物,日子過得并不寬裕。

2018年,在當地鄉政府的動員下,他參加了養蜂學習考察活動。通過到其它縣學習養蜂技術,侯小虎對養蜂有了技術與理念的提升,結合自己的土辦法,他的蜜蜂很快從10多箱擴大到了60多箱。

“好的時候,一箱蜂能產幾十斤蜜,不好的時候,一斤都沒有。”看著進出蜂箱的蜜蜂,侯小虎笑道,“總的來說,一年能產將近1000斤蜜,送一些、賣一些,最少也能收入4萬多元?!?/p>

在鄉鎮府及村委會的規劃及侯小虎的帶動下,一些村民也開始養起了蜜蜂。而侯小虎義不容辭,擔起了技術指導的責任。他說:“我的目標是擴大到130箱左右,再多了,我也忙不過來。”

據他講,兒子是軍人,兒媳在醫院工作,家里只有他和老伴兩人。如今,他每天與蜜蜂為伴,修剪養護著院子里的400多盆盆景,生活悠然自得,幸福無比。

榆樹鄉包村干楊濤介紹,為了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實現鄉村振興,普陀村在大力實施人居環境提升改造的同時,著力發展以中蜂、黃牛為主的養殖業和以苗木繁育、中藥材種植為主導的種植產業。目前,全村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群眾文明生活習慣逐步養成,整體的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善,而產業結構正在按計劃調整實施中。

簡言之,普陀村鄉村振興正在有序進行,未來可期。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