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看老鄉】從原產地直供餐桌的武都花椒
(資料圖)

本網記者程健通訊員王康

早春時節,站在隴南市武都區馬街鎮下南山片萬畝花椒基地觀景臺上,重巒疊嶂間的萬畝花椒樹盡收眼底,從山腳延伸到山頂,蔚為壯觀。

1月17日,“國際火鍋產業聯盟武都花椒認購基地”在隴南市武都區馬街鎮下南山片區萬畝花椒基地落地揭牌,劉一手、大龍燚、小郡肝等多家火鍋企業與1000余戶村民簽訂認購協議。

產業賦能行業、行業振興產業,花椒與火鍋之間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新局面由此開啟。

建鏈條從原產地直供餐桌

隴南市武都區具備發展花椒等特色產業的獨特氣候資源優勢,所產“大紅袍”花椒以麻味醇厚、粒大飽滿、香味濃郁、色紅油重等優良品質而享譽中外。

為推動武都花椒與川渝火鍋產業深度合作發展,企業采用掛牌認購的方式在武都區建立各自品牌的“大紅袍”花椒種植基地,打造武都花椒訂單式農業,并建立完整的食品溯源體系,形成花椒從原產地到終端的供應鏈。

“在這次花椒認購基地揭牌儀式上,共有13家火鍋企業參與了認購,并與村民簽訂認購協議,等今年的花椒采摘結束后,他們會按照略高于市場的價格統一收購,這算下來也增加了不少的收入?!瘪R街鎮姜家山村黨支部書記楊志強介紹說。

“企業+基地”的模式,讓花椒產業打通了銷售終端市場,保障了優質特色農產品從原產地到餐桌的直接供應,真正把隴南獨一份的資源優勢轉變成為品牌優勢和競爭優勢。

強管護精心培育“致富樹”

今年52歲的姜家山村村民楊參軍和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被村里人稱為花椒地里的“土專家”。

一有時間他就去花椒地里施肥、除草、修剪……去年他家的花椒收獲1500余斤,純收入60000多元。

“今年和火鍋店簽訂完認購協議后,我的花椒更不愁賣了?!闭勂鹱约旱幕ń罚瑮顓④姷母蓜艃焊懔?。

近年來,武都區馬街鎮為加強對花椒產業的管護,按照“合作社+電商+農戶”的模式,在下南山片區扶持發展隴南市武都區豐茂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等5家合作社。根據花椒在不同季節的管護方法,指導農戶開展低產園改造、技能培訓、更新復壯等措施。

現在,下南山片萬畝花椒示范基地的產業路也修到了田間地頭,解決了運輸難的問題題,打通了花椒產業致富增收的“最后一公里”。

“我們還為農戶發放花椒苗、復合肥、地膜等農業生產資料,補植、復壯37.5萬株椒苗,通過綜合管護,花椒產量提升15%。”馬街鎮副鎮長李瑞介紹。

謀長遠助推花椒產業高質量發展

馬街鎮種植花椒歷史悠久,花椒種植村就有36個,基本達到宜椒區全覆蓋,花椒產業成了群眾增收的“鐵桿莊稼”。

當前,正值產業發展的機遇期,補短板、強弱項成為推動花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點。

直面問題,然后尋不足:數字農業的體系不完善,部分地區依然按照傳統的栽種模式,現代化農業的標準不高。

著眼未來,方能促發展:重視病蟲草害管護,加強基礎設施和數字農業體系建設,以示范基地建設改變傳統種植模式,是提高花椒產量和品質的基礎,更是壯大特色產業的關鍵。

今年,馬街鎮還將再打造2個萬畝武都花椒種植基地和加工基地,繼續推動花椒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我們將加強以花椒為主的特色產業基地建設,推廣綠色種養循環模式,推進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著力做好花椒產業的提質增效工作?!崩钊鹫f。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