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勢蓄能,擁抱春天的到來——張家界直面疫情推動“旅游+”全面開花

4月20日,游人乘船在張家界景區寶峰湖游玩。4月的張家界景區,空氣清新,春光明媚,處處生機盎然,人們親近自然,樂享山水愜意之旅。吳勇兵 攝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寧奎

4月20日,艷陽高照。張家界市委大院正大門出入口,“辦好旅發會,一起向未來”10個大字,熠熠生輝。

從歷經疫情突襲封城,到誓要拿下首屆全省旅游發展大會承辦權,再到把標語從“申辦”改成“辦好”,這座享譽海內外的旅游之城,把湘西漢子不屈不撓的血性,融入城市的風骨。

“一定要把握這一重大機遇,啟動張家界‘二次創業’。”張家界市委書記劉革安告訴記者,疫情重創張家界,但張家界不懼危難、直面疫情,“以首屆省旅游發展大會為奮發點,厚積薄發,用最有力的臂膀,擁抱春天的到來。”

逆向投資,49個重點項目可在年底前竣工

4月20日上午,一群來自長沙的滑雪愛好者,早早來到張家界冰雪世界,體驗雪上飛馳的樂趣。

這一天,冰雪世界董事長楊繼勇同樣在“飛馳”,不停奔走于滑板公園和研學營地兩個新的建設項目,盡量把每個細節做到盡善盡美。滑板公園于去年7月份開始建設,已經接近完工,研學營地正在建設之中,兩個項目預計總投資5000萬元。

張家界冰雪世界是華中地區最大的室內滑雪場,眼看漸入接待旺季,卻遭遇了全國疫情反復。

“這兩年年接待游客8萬人以上,接待高峰時,平均每天超過2000人。如今,周末都只有百來號人。”楊繼勇告訴記者,希望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疫情的穩步控制和旅發大會的舉辦,將給張家界旅游業打下‘強心劑’,這也是項目為何選擇‘逆向投資’的原因。”

選擇“逆向”的,不僅僅是冰雪世界,而是幾乎所有的旅游項目。

1月22日,張家界七星山迎著疫情開門納客,雖一度引爆旅游圈,但在低潮期的游客接待量并不太理想。與接待遇冷的情況相反,七星山萌寵樂園、高山歡樂谷、懸崖溫泉酒店等系列子項目建設正火熱推進。

在七十二奇樓小鎮,塔吊不停旋轉,這座已經申報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全世界最高的吊腳樓形態建筑,將在今年建成。項目負責人姜君說,項目將采用全球最新的7D全息影像技術,引進國際一流的設計團隊,打造72種美輪美奐的主題燈光演藝秀,并打造目前全國唯一的“離境游客服務中心”。

旅游項目建設不斷推進,需要市場的超前眼光,更需要政府部門保駕護航。為此,張家界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任組長的項目資金組,精準制定實施計劃,倒排工期,大力破解行政審批、資金籌措、建設運維等難題,持續優化發展環境,采取超常規措施抓推進促落實,確保項目早日建成運營。

數據顯示,張家界市2022年底前可竣工重點項目49個,總投資156.4億元;2022年新開工重點項目68個,總投資234.07億元;2022年招商引資重點項目15個,總投資412.39億元。同時,“十四五”規劃儲備項目196個,總投資達1871.87億元。這些項目涵蓋觀光度假、康養休閑、民俗體驗、紅色體驗、自駕游房車游等諸多旅游品類,將為張家界旅游的發展提供巨大動能。

只待東風,旅游要素在低潮中完善自我

4月12日,隨著沅江特大橋主跨的順利合龍,常益長高鐵得以全線貫通,這標志著黔張常的“最后一公里”終于接通,從張家界到長沙的東西雙向往返高鐵成型,通行時間最短壓縮到2小時內。

“昔日的劣勢,成了如今的優勢。”在旅游市場摸爬滾打近20年的黃緋干過導游、外聯等多種崗位,經歷了張家界從沒有高速公路、高鐵,到形成高速公路、高鐵路網,旅游行情由此節節攀升的全過程,“交通對旅游的影響,立竿見影。”

他坦言,疫情讓張家界旅游接待,尤其是旅行團接待呈“斷崖式”下跌,特別是上海的此輪疫情,占張家界旅行團近六成的江浙滬團隊游客幾乎“歸零”。“我們一直堅守在旅游的陣地上,陽光終會照進來!”黃緋說,4月18日長沙恢復旅行社團隊省內旅游業務,是一個積極信號,多個旅行社在疫情期間研發的康養、親子產品,能在“五一”期間派上大用場。

不僅僅是旅行社,包括酒店、飯店、景區在內的旅游要素都在堅守,在低潮中完善自我,期盼在旅發大會帶來的春光中迎風展翅。

曾傾力投身抗疫戰場、獲評2021“感動湖南”十佳人物的秦大媽餐飲有限公司董事長宋金絨告訴記者,面對疫情,“秦大媽”不得不精簡核心團隊,但同時成立了專門的菜品研發中心,“只待旅游復蘇的東風,有著濃厚土家特色的新佳肴,就會呈現到海內外游客面前;也只待旅游復蘇的一聲召喚,所有的團隊成員,又會聚攏到同一個戰壕里。”

3月初,位于武陵源核心景區內,“全球首條十二生肖觀光電車”線路正式面客。全新的觀光電車為到訪游客提供更舒適、更安全的游覽體驗,也成為景區一條美麗的流動風景線。

在天門山景區,記者遇到了正在線上直播的導游張麗莉。她帶著不能遠行的粉絲們,逛逛想去的景點,看看遠方的美景,講講流傳已久的故事。面對1000多名在線粉絲,她的臉上始終洋溢著自信的笑容。

“從線下轉變到線上,這是挑戰,也是機遇。”張麗莉說,旅游市場從來都是與時俱進,這些新技能將會幫助大家很好地服務游客,服務未來張家界旅游的發展。”

心無旁騖,“旅游+”延伸到各個角落

4月2日,在悠揚婉轉的桑植民歌聲中,桑植白茶開園節拉開帷幕,全縣7.95萬畝白茶進入春茶采摘季。作為張家界旅游的后花園,桑植白茶走出了一條茶旅融合的路子。“到茶園采摘茶葉,到工廠親手制茶,到農莊體驗白族三道茶,吃白茶餃子、涼拌白茶。”桑植縣萬寶山茶廠董事長劉珍云說,這段時間,茶廠把茶旅融合的重點放在周邊,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白天采摘水果,瞻仰千年紅軍樹,坐快艇澧水沖浪,在高地空網上無限蹦跶;晚上篝火晚會,露天燒烤……慈利縣溪口鎮樟樹村,一到周末,每天有上百人前來“網紅村”打卡。

旅游+農業,在張家界旅游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在這里召開的全國鄉村旅游與旅游扶貧工作推進大會,讓張家界旅游扶貧經驗傳遍全國。當下,在張家界政府部門的支持和引導下,鄉村已成為旅游緩沖疫情壓力、釋放旅游消費需求的“蓄水池”。

記者走訪多個鄉村旅游點發現,天氣晴好時,相對于重點景區景點,以特色村落和自然風光為主的休閑和生態旅游,旅游接待下滑趨勢明顯放緩。與此同時,“張家界莓茶”“武陵源菜葛”“硒有慈利”“桑植白茶”等已轉化為旅游商品的名優特農產品,線上銷售火爆。

旅游+節會活動,一直是張家界依靠創意,撬動全國乃至全球旅游市場的“杠桿”。

張家界市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市場營銷與交流合作科科長田金松介紹,當下,雖然旅游不景氣,但張家界的節會活動不會停辦,以不斷延續張家界的品牌影響力,提振市場信心。目前,圍繞旅發大會的舉辦,張家界已經確定第二屆世界遺產攝影大展、湘鄂渝黔紅色旅游協作聯盟成立大會暨桑植民歌節、國際旅游詩歌節、國際森林保護節等大型活動,同時,根據疫情的發展,還有多個有著重大影響力的活動適時推出。

“旅游+”,沒有因為疫情而停步——

旅游+體育,加速休閑綠道、自行車道、登山步道、山地戶外營地等基礎設施建設;

旅游+文化,推進紅色文化、非遺文化、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創造性轉化;

旅游+現代服務業,總部經濟、共享經濟、口岸經濟、夜間經濟、網紅經濟等正逐步培育……

張家界還不斷探索并深化旅游+工業、旅游+影視、旅游+游戲、旅游+汽車等諸多旅游融合新業態。

在不久的將來,經受風吹雨打的張家界,將在雨過天晴后,利用在低潮期積蓄的動能,揚帆遠航!

■短評

靜待花開終有時

孫振華

一波接一波的疫情,對接觸型服務業而言,影響是毋庸置疑的,旅游業首當其沖。

去年疫情后,張家界旅游業就一直沒有完全恢復元氣;今年這一波疫情來襲,其旅游業更是雪上加霜。

但是,彌漫在張家界城市上空的并非厚厚的悲觀云層,從政府、企業到個人,都在執著地堅守。新項目在緊鑼密鼓施工,景區景點在提質改造維護;旅游產品加大線上營銷力度,旅游從業者加強培訓充電;一些旅游從業人員暫時干起了其他“營生”……他們相信,烏云總會吹散,疫情總會過去,熙熙攘攘的場景不久即將回來。

“三千翠微峰,八百琉璃水”,張家界的絕版山水,就是張家界旅游業復蘇最硬的底氣!疫情之下,這些奇山異水只是暫時安靜了、休眠了;疫情過后,這些青山綠水會更加明媚動人。

隨著張吉懷高鐵開通,到張家界旅游,距離已不再是問題;常益長高鐵即將通車,到張家界又多了一條快速便捷通道。游客早上在長沙嗦粉,中午在張家界“逮”酒,下午游山玩水,晚上欣賞《魅力湘西》演藝,將變得稀松平常。湖南省首屆旅游發展大會即將在張家界舉行,政策、資金、項目等方面的傾斜,無疑將為這里增添更加強勁的發展動力。

疫情之下,游客不出門,旅游消費需求并沒有消失,可以說只是旅游消費被壓抑,游客只是將消費意愿暫時“放一放”。足不出戶,心更向往。中國旅游研究院一項調查顯示,未來3個月之內城鄉居民出游意愿為86.33%,同比、環比分別上升2.14和1.01個百分點。

如果疫情得到全面控制,過去兩年多積蓄的旅游力,可能會為國內旅游市場帶來一個令人驚喜的“小陽春”。疫情過后,像張家界這樣世界級的旅游城市,也許會迎來“報復性”的旅游高潮。

風物長宜放眼量。觀察旅游業,的確不能只盯著當下。隨著居民收入逐年提高,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將日益上升,旅游大眾化時代無疑會有更多游客向往青山綠水。我們有理由相信,張家界旅游業的明天會更加美好,守得云開見日出,靜待花開終有時!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