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今年將優化1000個智能路口紅綠燈,重點關注兩個群體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2月10日訊 (全媒體記者  虢燦 實習生 黃勝鳳 通訊員  楊哲) 今年打造100個交通組織優化示范路口,優化1000個智能交通信號控制路口信號配時,推動城區新建1萬個路內停車泊位……今天上午,2022年全市交通管理工作會議在長沙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召開,回顧總結了2021年全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分析當前面臨的形勢和存在的問題,全面部署2022年全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

去年長沙查處醉駕數占全省三分之一

記者從會上獲悉,2021年查處酒駕1.3萬起,醉駕5200起,醉駕查處數占全省三分之一,完成88萬余人線上學習教育。狠抓“戴帽工程”,戴帽率從年初20%提升至95%。交通事故死亡人數較2020年同比下降10.7%,創十年最大降幅。長沙市機動車斑馬線禮讓率、行人及非機動車守燈率、騎乘電摩戴帽率、汽車安全帶使用率等指標居全省第一。

交警部門清理了違法記錄多、異常數據多、群眾意見多等“三多”監控設備172臺,拆除不合理的限速標志3654塊,施劃路內停車位32166個。全年累計完成交叉路口信號調優5395次,改造樣板示范路口35個,精準治理湘府路高架、五里牌、湘雅附一醫院、省兒童醫院等一批老大難堵點。

去年長沙全市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中農村地區占比68.4%。通過分析研判,長沙市年齡偏大、交通出行工具處于劣勢地位,受教育程度低等特征的交通參與者為交通事故易受傷害群體。去年,50歲以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占總量62%;涉行人、涉摩、涉電群體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占總量81%。

到去年年底,長沙市汽車保有量已突破301萬輛,全年新增19萬輛,年增長率7%。長沙從200萬輛增長到300萬輛,僅僅只用了4年半的時間。城區路網密度為6.7公里/平方公里,年增長2.5%,遠低于8公里/平方公里的國家標準,也遠遠低于汽車增速。長沙市民出行方式仍以私家車出行為主,占比39%。公交(含地鐵)分擔率30.2%,遠低于深圳、南京等城市。

今年重點關注易受傷、易肇事兩個群體

今年,長沙交警全面落實節點警務各項部署,強化道路交通應急管理機制建設,提升交通管控和應急反應能力,確保全年重要會議、重大活動、公眾節假日等重要節點交通安全暢通。

交警部門將重點關注兩個群體:易受傷害群體和易肇事群體。開發易受傷害群體管理系統,綜合考量年齡、學歷、職業、出行方式等維度,通過數據篩選、人工排查,確認列管對象,納入管理系統。建立“三色預警”模型,對每個易受傷害人進行精準畫像和風險評級,分類實施網格化精準宣教和動態管理;緊盯易肇事群體,依托縣域警務,督促派出所提高對構成交通肇事罪、終身禁駕、涉酒涉毒駕駛、無證駕駛等“七類”重點交通違法人員的列管率、管控率。

今年將在年內完成智能交通三期續建項目建設,提升交通違法自動抓拍、交通警情主動處置等系統功能。推動城區新建1萬個路內停車泊位,打造100個交通組織優化示范路口,優化1000個智能交通信號控制路口信號配時,完成36條干線綠波協調優任務,減少停車次數和行車延誤,提升市民交通出行體驗。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