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國制造業繼續向高端扎實邁進,高技術制造業一馬當先。2021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2%,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2.2%。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這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穩定工業經濟增長的重要著力點。”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說。
展望2022年,我國將著力打好制造業產業技術基礎、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和產業鏈供應鏈韌性這三大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基礎,努力在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方面實現突破,并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成為產業鏈供應鏈上的重要生力軍。
“硬科技”成主基調
“從2021年數據看,發展具有硬科技、硬產品的制造業成為主基調。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動力十足。”賽迪集團總經理、賽迪顧問總裁秦海林說。
2021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8.2%,高于規上工業平均水平8.6個百分點,對規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28.6%,其中,醫藥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等細分行業增速較快。
裝備制造業表現亮眼。2021年,裝備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2.9%,對規上工業增長貢獻率達45%,有力支撐了工業增長穩步回升。多數細分行業呈兩位數增長,工業機器人、太陽能電池、微型計算機設備等主要產品增速分別高達44.9%、42.1%、22.3%。
同時,金融服務高技術制造業的能力也在穩步提高。數據顯示,2021年,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長31.8%,比全部產業中長期貸款增速高18.1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為32.8%,全年新增3643億元。
高技術產業投資帶動作用明顯。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22.2%,拉動制造業投資增長4.5個百分點。經過持續努力和投入,我國產業轉型升級成效明顯,經濟結構優化、創新動力的培育進入了收獲期和穩定發展期。
“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2021年,我國以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為重點,加快推進產業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全力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大力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工信部總工程師田玉龍說。
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5G+工業互聯網”已在十大重點行業形成20個典型應用場景,創新應用水平處于全球第一梯隊。工業綠色低碳發展也取得積極進展,2021年前11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5%。“制造業投資比重和結構不斷優化,智能化、升級型新興產品快速增長,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等新興產品產量增長較快,光伏、風電、船舶等產業鏈供應鏈國際競爭優勢凸顯。”田玉龍說。
智能制造是關鍵一招
我國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為何能取得較大提升?
秦海林認為,一方面,近年來我國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政策措施陸續出臺,圍繞工業基礎、重大技術裝備等重點領域的規劃引領性作用更加明顯,特別是圍繞人工智能、大數據、先進計算等數字經濟與制造業深度融合領域的前瞻布局,更加凸顯了增強我國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指向性。
另一方面,智能制造作為制造強國的主攻方向已成為制造業企業的共識,有條件有實力的制造業企業逐年加大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面的研發投入,加快制造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步伐,建設了一批制造業企業牽頭的重點攻關項目。
智能制造已成為制造業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一招。中鐵工業通過浪潮智能制造解決方案打造了鋼橋梁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引進5G技術,以鋼橋梁重要部件——頂板單元生產線為試點,建設5G智能車間,實現了從“粗放式工廠”向“數字化透明化工廠”轉變、從創新生產向網絡化協同轉變,產品交付周期縮短了10%,綜合成本下降了5%。
值得注意的是,“隱形冠軍”是制造業由大變強的關鍵點。“近3年來,我國已培育專精特新企業4萬多家、‘小巨人’企業4762家。其中,90%以上的‘小巨人’企業集中在‘四基’領域,即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在整個產業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成為產業鏈鍛長補短的關鍵支撐。”秦海林說。
繼續鍛長板補短板
我國制造業規模連續12年位居世界第一,產業門類齊全,企業配套好,這是制造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優勢。但制造業的綜合競爭力與世界一流水平相比還存在不小差距,產業基礎薄弱、高端供給能力不足,已成為影響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制約,必須加快補齊這一短板。
2022年,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還要打好三大基礎:
一是提升產業技術基礎。“要把提升產業基礎能力作為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重點任務,圍繞核心基礎零部件與基礎制造工藝、基礎電子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關鍵軟件等瓶頸短板,啟動一批產業化工程化攻關項目。”肖亞慶說。
二是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我國已建設21家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和2家國家地方共建中心,帶動各地培育建設203家省級中心,有效健全了制造業創新體系,增強了重點領域關鍵共性技術供給能力。2022年,我國還將加大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和國家地方共建中心建設力度,并在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汽車、新材料等領域培育一批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三是進一步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要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堵點,升級、提質、增效,加大力度提振制造業投資,使產業鏈完整性、韌性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加快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田玉龍說。
企業強,產業才能強。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要培育一大批有核心競爭力的優質企業。肖亞慶表示,2022年,將繼續加大龍頭企業培育力度,優化企業兼并重組市場環境,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和生態主導型企業。同時,積極引導廣大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成長為掌握獨門絕技的“單打冠軍”或“配套專家”。(黃鑫)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讀懂開局之年成績單 著力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2022-02-10
- 8省市發布2022年重大項目投資清單 總投資額至少超15.6萬億元2022-02-10
- 穩住農業基本盤 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保供有力2022-02-10
- “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出爐!我國將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2022-02-10
- 春節消費多點開花 內需潛力持續釋放2022-02-10
- 信托回暖乏力 開年首月發行不足1300億元2022-02-10
- 2021年我國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資金230億元2022-02-10
- 我國將加快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2022-02-10
- 國家發改委:去年創業帶動就業示范行動創造超400萬個就業機會2022-02-10
- 冰雪旅游成熱門2022-02-10
- 1月份財新服務業PMI為51.4% 顯示服務業活動小幅擴張2022-02-10
- 我國外匯儲備規模保持穩定 連續9個月在3.2萬億美元之上2022-02-10
- 發力穩增長 地方兩會圈定2022年經濟重點2022-02-10
- 三部門發文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2022-02-10
- 春節假期全國預計發送旅客1.3億人次2022-02-10
- 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資本市場聚焦“穩增長”2022-02-10
- 人民銀行:1月對金融機構開展常備借貸便利操作23.5億元2022-02-10
- 二手車將成消費新藍海2022-02-10
- 金融標準化“十四五”發展規劃發布2022-02-10
- 保障性租賃住房迎更大力度金融支持2022-02-10
- 5G應用亮點紛呈 智慧冬奧閃耀科技之光2022-02-10
- 兩部門:保障性租賃住房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2022-02-10
- 各地發布穩增長“路線圖” 多地適度下調增速目標2022-02-10
- 三部門:加強期貨市場監管 完善鐵礦石合理定價機制2022-02-10
- 人民幣全球地位穩步提升2022-02-10
- 2021年多個省份GDP總量跨上新臺階 萬億俱樂部再擴容2022-02-10
- 積極踐行責任擔當: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報告展現行業作為2022-02-10
-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2021眼鏡質量抽查報告 不合格率6.4%2022-02-10
- 工信部:2021年我國有色金屬行業運行整體平穩2022-02-10
- 助推鄉村振興 多地發布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