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榴說科普·山水林田湖草沙之草③ | 沙漠里的不老草


【資料圖】

5月,正值野生肉蓯蓉生長的黃金季節。 肉蓯蓉俗稱“大蕓”,是一種寄生在沙漠樹木梭梭、紅柳根部的寄生植物,主要分布區在新疆、青海等地沙漠里,肉蓯蓉不但在防風固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還因其藥用價值,被稱為“沙漠人參”。 屬于瀕危物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

肉蓯蓉又稱不老草, 俗稱“大蕓”, 高大草本植物,高40-160厘米,大部分地下生,花期5-6月,果期6-8月。適宜生長在氣候干旱,降雨量少,蒸發量大,日照時間長的區域,一般生長在沙地或半固定沙丘、干涸老河床、湖盆低地,土壤以灰棕漠土、棕漠土為主?! ?/p>

肉蓯蓉具有獨特的補腎、抗老年癡呆、保肝、通便、腫瘤輔助治療、抗輻射等10多藥用功效。

《本草綱目》記載:此物補而不峻,故有從容字號。凡使先須清酒浸一宿,至明以棕刷去沙土、浮甲,劈破中心,去白膜一重如竹絲草樣。有此能隔人心前氣不散,令人上氣也。以甄蒸之,從午至酉取出,又用酥炙得所。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專家們對肉蓯蓉的成分進行了大量研究,已分離出多種富含人體所需微量元素類型的物質。

目前,在新疆、內蒙古、甘肅等均進行人工種植肉蓯蓉。

2022年,新疆加大對肉蓯蓉產業發展的科研支持力度,支持肉蓯蓉種質資源保育、高效種植、標準化、機械化裝備、新產品研發與應用、保健功能挖掘等研發。新疆現有人工接種肉蓯蓉面積約100萬畝,形成了環塔里木盆地、吐魯番盆地、準噶爾盆地沙區3個集中連片產區,對當地農牧民增收作出巨大貢獻。

這個季節,新疆艾比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野生肉蓯蓉生長旺季。

肉蓯蓉是一種寄生在沙漠樹木梭梭、紅柳根部的寄生植物,在防風固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p>

審讀專家:新疆農業大學草業科學教授 張博;自治區中醫醫院藥學部教授/主任中藥師 趙翡翠    

監制:王宏

策劃:楊濤 丁文

文:丁文

視頻制作:丁文

圖片來源:新疆艾比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天山網-新疆日報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