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塘區:做強生豬產業 致富一方百姓


【資料圖】

本報記者 楊小露 通訊員 黃桂園

近日,記者走進覃塘區生豬循環產業核心示范區,只見標準化豬舍整齊有序,工作人員正在操作機器自動投料、喂食、檢測、糞便清運等,為幾個月后大批量生豬出欄做準備。

近年來,覃塘區以“十百千工程”和“四葷兩素”為突破口,圍繞“擴規模、延鏈條、增效益”工作主線,推動生豬產業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科技化發展,2022年生豬出欄和豬肉產量分別達到48.73萬頭、3.72萬噸,連續12年入列全國生豬調出大縣。

穩產保供擴規模

覃塘區以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無害化為重點,開展生豬養殖標準化示范場創建。鼓勵中小規模養殖戶改造升級,改擴建規模養殖場80家。發揮揚翔、漢世偉、海大等龍頭企業示范帶動作用,構建以“農業龍頭企業(基地)+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為主體的農業經營模式,形成穩定的產業聯合體。目前,該區規模以上生豬養殖場142家、5000頭以上的生豬養殖場28家,25家規模養殖場入選第一批國家生豬產能調控基地,設計年出欄量100萬頭以上。該區還出臺《覃塘區2023年支持生豬養殖業穩增長促生產的若干措施》等獎勵政策,將200萬元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用于規模養豬場商品豬出欄獎勵,鼓勵多出多獎,提高養殖戶的補欄積極性,刺激生豬出欄。今年以來已發放200萬元出欄獎勵,惠及養殖戶78戶。該區率先在全市開展生豬“保險+期貨”項目,建立銀行、保險公司、養殖戶“三方聯動”協同發展機制,并由政府牽線搭橋,農業銀行、太平洋保險公司和養殖企業建立合作發展關系,優化金融供給和保險服務,有效提振養殖戶養殖信心。今年以來,共撬動2680萬元金融政策資金用于生豬產業發展,落實生豬養殖保險5529萬元,共為5.48萬頭能繁母豬和39.17萬頭育肥豬承保。

招大育強延鏈條

該區抓緊抓實生豬產業鏈招商,引入一批標準化、規范化、現代化生豬養殖項目。今年以來,成功引進荷牧生豬、楊順生豬、朝牧生豬等億元以上生豬產業項目,其中楊順生豬、朝牧生豬項目已開工建設。目前,正在緊密對接生豬皮毛油等副產品加工企業和豬肉脯加工企業,推進生豬產業從養殖向高附加值方向延伸。同時,通過開展“千名干部進企業大招商大解題壯大實體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服務”活動,全面夯實四家班子服務聯系重大項目建設機制,領導干部下沉企業、項目一線開展全覆蓋調研活動,協調解決項目建設用水、用電、用地、用工難題,全力為招商引資生豬產業項目建設破冰除障。

今年3月底簽約的朝牧生豬,通過積極對接服務,項目已開工建設,9月底建成投產。此外,推進海大種豬、揚翔種豬等種豬企業與漢世偉生豬、高沃生豬企業的深度合作,打通能繁母豬育豬仔、育肥豬流通壁壘,逐步實現由“外調豬仔”向“豬仔外運”的轉變。今年以來,除了轄區內養殖場內銷豬仔外,調出覃塘區外的仔豬100萬頭以上。

聯農帶農增效益

通過建立完善“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基地)+農戶”利益聯結機制,覃塘區將投入的各類涉農資金量化到村集體,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與資金投向企業簽訂入股分紅協議,實現助農增收。如今,生豬養殖龍頭企業漢世偉公司通過該模式實現年產值超3億元,轄區村集體獲生豬分紅1193.7萬元,覆蓋9767戶。同時,通過政府牽線搭橋,推動龍頭企業向合作農戶提供養殖技術、疫病防治、繁育配種、產品銷售等專題業務培訓,通過技術共享、品牌共創等方式,將普通農戶廣泛地吸引到生豬產業鏈中,共享產業紅利;通過推廣訂單收購、務工優先、代種代養、入股分紅、土地流轉等模式,加大生豬產業獎補,共吸納和帶動2000名農民務工和發展生豬產業,助農年增收6萬元以上。該區還積極探索“種養結合”,催生了多方受益體。目前,成功打造集生豬良種繁育、生態養殖、綠色生態循環于一體的覃塘區生豬循環產業核心示范區,今年獲評自治區四星級示范區。示范區建成以來,養豬產業年產值5億元,帶動周邊發展種植砂糖橘160公頃、優質牧草40公頃、火龍果13.33公頃、“雙高”糖料蔗20多公頃,循環利用種植業(砂糖橘、火龍果等)年產值7500萬元。輻射周邊9個村聯建標準化豬舍,村集體靠出租創收30多萬元,帶動1000多名群眾發展種養產業,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