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熱消息:福建尤溪縣著力打造“尤福同享”福文化品牌

鐘自煒

2月15日,在尤溪縣中心廣場,翠綠的古榕下,漂亮的綠植造型上“福地尤溪”4個紅底金邊大字格外引人注目,1位母親拿著手機在造型前為俏皮地做著“鬼臉”的孩子拍照留念,旁邊幾位老人神情安詳地坐在椅子上閑聊。


(資料圖)

“福地”,《現代漢語詞典》有兩條釋義:其一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其二指幸福的地方。不論那種釋義,“福地尤溪”四字,都是尤溪這個福建省首個獲得聯合國地名專家組命名的“千年古縣”宜居宜業宜商宜游的最好詮釋,也是對尤溪未來發展的美好祈愿。

一直以來,尤溪縣高度重視福文化創建工作,著力打響“尤福同享”文化品牌,全面推動福文化資源轉化利用,形成全縣上下知福、造福、享福、惜福的廣泛共識。

尤溪縣中心廣場“福地尤溪”造型醒目(吳振湖 攝)

尋福知福 “福地”多福

“士君子當為子孫造福,不當為子孫求福。謹家規,崇儉樸,訓耕讀,積陰德,此造福也;廣田宅,結攀援,鬻功名,爭市利,此求福也。造福者,淡而長;求福者,濃而短。故現在之福積自祖宗者,不可不惜;將來之福貽與子孫者,不可不培。現在之福如點燈,隨點則隨竭;將來之福如添油,愈添則愈久……”朱子文化苑內,一個巨大的清咸豐詩禮傳家壁龕前,講解員吳玉萍正為游客講解壁龕主人如何諄諄教導后輩造福、惜福。

“五福堂”屏風、“欽福堂”“遐福耄年”“媊福古稀”等匾額,還有金絲楠“福祿壽喜”大花瓶,朱子文化苑通過文化展品的巧妙布置,突出“福”主題,讓游客的“尋福之旅”別開生面。“古人真的很有智慧,讓我們對‘福’的內涵有了更深的認識。”游客劉先生“尋福”后感慨。

在“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桂峰村,剛剛進入景區,就看到由上百個貼滿“福”字的大瓦缸排列起來的拍照打卡點前人頭攢動,許多游客在排隊拍照打卡。俠天下景區也推出“登高祈福過‘俠’年”活動,吸引眾多游客前往賞玩,連續多日達到游客接待峰值。

此外,尤溪縣還將福文化與鄉村旅游相結合。貼掛108個“福”進家門、建100座福庭院、30面福石畫、6處福節點,八字橋鄉后曲村不斷推進“百福進百家、百家興百業”系列福文化打造工程,開展福文化主題鄉村游。

在各景區布置福文化元素,通過開展燃燈祈福等活動,讓游客樂享福文化、暢享“福”游。據統計,僅春節期間,尤溪全縣共接待游客55.28萬人次,同比增加24.84%,實現旅游收入38696萬元,同比增加39.75%。

城東新村小區福文化擋墻(吳振湖 攝)

造福享福 有福同享

在尤溪縣城關鎮城東新村小區,漆黑的柏油馬路旁,白色的停車線異常醒目,小汽車停放整齊,尤其是新建的擋墻上各種字體的“福”字,突出了福文化主題,也道出了小區居民的心聲。

“城東新村小區是上世紀90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道路破損、雨污合流、車位不足等問題突出。”小區住戶萬女士說,經過1年的改造,道路白改黑,新建路燈、擋墻,增設電梯,新增老年兒童活動場所、休閑亭,還有“有聲書屋”、宣傳欄、壁畫等,整個小區煥然一新,幸福感、獲得感油然而生。

“組建城東新村精品老舊小區項目專班,組織設計師、工程師多次進社區,通過召開設計方案優化會的方式,充分征求、采納居民意見,改造結果讓各方都感到滿意。”住建局辦公室副主任孫連青說,這個改造項目還獲得三明市2022年精品老舊小區和精品示范線路考核“優秀”等次,得到了200萬元的正向激勵經費。

“臟亂差”的老舊小區“華麗轉身”為幸福宜居小區,滿足了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提高了城市品位。2020年以來,尤溪縣已經完成20個老舊小區改造,受惠居民達到了7277戶。

尤溪縣把福文化與為民實事相結合,用一件件事實來造福百姓。

在尤溪中心城區朱子古街,今年春節前夕剛剛建成投用的宋風廊橋南薰橋,不僅方便兩岸通行,還成為當地居民和各地游客的網紅打卡點。同時與上游的玉溪橋合稱為“虹橋曉月”,成為青印溪“一河兩岸”的亮麗風景線。還有5個“口袋公園”、6座風雨連廊……

尤溪縣積極踐行“為民造福”工作理念,將縣中醫院中醫特色專科大樓項目、縣總醫院整體搬遷工程、公交綜合場站及汽車東站、尤溪一中三奎分校等40多個重大民生項目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中優先推進,進一步提升廣大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