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熱門:“電力高速路” 助力蘇州經濟騰飛

“電力高速路” 助力蘇州經濟騰飛


(相關資料圖)

錦屏-蘇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投運十年紀實

2012年12月12日10時30分,四川錦屏—蘇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投運,雅礱江的清潔水電以每秒30萬公里的速度翻山越嶺、跨江過河,直抵2059公里外的蘇州吳江…… 2022年12月12日,錦蘇特高壓直流工程投運十年,累計輸送清潔水電超3300億千瓦時,是1.3億戶普通家庭一年的用電量。清潔水電對煤電的替代,相當于減少燃煤1.65億噸,減排二氧化碳3.29億噸。

十年間,錦蘇特高壓直流工程助力蘇州電網不斷加強,見證了蘇州地區經濟的蓬勃發展,而前前后后無數的蘇州供電人,也在建設和電力保供的道路上付出了汗水和努力。

通訊員 黃飛英 薛統宇 臧藝娜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於蘇云

“遠水”解“近渴”能源結構不斷優化

電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保障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蘇州是工業大市、經濟強市,地處長三角沖積平原,一次資源匱乏,本地電源無法繼續挖潛。怎么辦?多年來,國家電網公司致力于建設以特高壓為骨干網架的堅強智能電網,通過大范圍優化能源資源配置,實施特高壓跨區域輸電,以千里之外的四川“遠水”解蘇州發展“電力之渴”。

作為“西電東送”的核心樞紐工程,錦蘇直流工程由國家電網公司自主研發、設計、建設,曾是當時世界上輸送容量最大、送電距離最遠、電壓等級最高的直流輸電工程。該工程西起四川西昌市裕隆換流站,東至蘇州市吳江區的蘇州換流站,歷經八省市,額定電壓±800千伏,額定輸送功率720萬千瓦。

為確保特高壓電力“落得下、供得出”, 2011年起,國網江蘇電力啟動特高壓配套下級電網建設,超大規模擴建500千伏吳江變電站,工程涉及吳江變、木瀆變和車坊變3座500千伏變電站。經過進一步優化后,蘇州500千伏、220千伏電網主網架能有效承接遠道而來的清潔水電,為蘇州地區的發展提供強勁的動能保障。

作為蘇州境內第一個特高壓工程,錦蘇直流工程不僅改善了蘇州電網的用電結構,還為后續的特高壓工程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今年7月,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竣工投產。“蘇州電網將通過±800千伏錦蘇線、1000千伏淮南至上海交流特高壓線路、±800千伏白鶴灘入蘇特高壓直流線路,分別與華北、華中電網相連。”國網蘇州供電公司建設部黨支部書記田強說,如今,蘇州電網接納區外來電能力超過1500萬千瓦,約占蘇州全社會用電負荷的50%。未來,隨著特高壓工程的進一步建設,區外來電這一占比還將大幅增加。 運維黑科技

保障大電網安全

特高壓電力往往來自幾千公里之外,沿途任意一點的自然災害、外力破壞都可能造成全線停運,同時,接受端的蘇州電網,其本身的擾動也可能對它安全運行造成干擾,這都給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提出了新的挑戰。

為全力保障蘇州電網的安全運行,避免由于某一條特高壓線路故障所帶來的電力缺口,國網江蘇電力持續開展技術攻關,增強電網應對故障能力和互動水平,同時自主研發高精度、高效率的智能控制系統,提升駕馭復雜電網系統的能力。

2017年5月24日,世界首套“大規模源網荷友好互動系統”在江蘇蘇州投運。次年,系統正式升級為“大規模源網荷儲友好互動系統”。該系統通過精準調控電廠發電、用戶用電和儲能設備,可以實現376萬千瓦用電負荷的秒級控制、200萬千瓦用電負荷的毫秒級控制,讓發電和用電二者在不停變化的“天平”中始終保持動態平衡,有效增強了電網應對故障能力。

為有效提升電網柔性控制能力,2017年12月19日,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容量最大的蘇州南部電網500千伏統一潮流控制器(UPFC)示范工程正式投運。它就像智能導航系統,將電網電能由自由分布狀態轉變為精確受控狀態,實現電能潮流的最優分布。

2018年12月4日,世界容量最大的靜止同步補償器(STATCOM)在蘇州南部500千伏吳江變正式投運。其通過判斷系統故障,結合站內設備快速響應發出動態無功,進而維持系統電壓水平,對于系統過負荷或發生重大事故導致的電壓崩潰,有著重要的補救作用,成為了穩定區域電網的利器。

源網荷儲、UPFC、STATCOM三大維穩“黑科技”,能夠在受端電網發生故障時迅速響應,維持電網發用電平衡、潮流分布優、無功支撐穩,降低錦蘇直流換向失敗風險,保障錦蘇線的健康穩定運行。

此外,針對錦蘇特高壓直流滿送保電持續時間長、涉及設備多,國網蘇州供電公司還積極構建智能運檢體系,充分利用巡檢機器人,高清視頻探頭以及無人機等數字化智能運檢“黑科技”,實現對錦蘇特高壓直流相關的3座500千伏變電站以及33條共計933.1公里長的500千伏線路的全閉環管理,不斷推動運檢保障水平提檔升級。

供電質量高企業開足馬力

目前,錦蘇特高壓已成為蘇州地區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能源大動脈之一。在供電充足的大背景下,蘇州的企業實實在在得到了“用電好”的體驗。

12月初,位于吳江區平望鎮梅堰工業集中區的江蘇國望高科纖維有限公司廠區內,一片繁忙景象。來自福建、浙江等地的幾十輛卡車排成長龍,正等著裝運化纖絲。

江蘇國望高科纖維有限公司主要經營化學纖維絲。今年,該公司保持強勁的生產勢頭,用電量持續增加。“化纖加工主要采用全機械化生產線,電一停,絲就斷了,產品就報廢了。”該公司公用部部長吳惠強說,“自從錦蘇直流蘇州換流站落戶吳江區后,我們就搭上了特高壓的順風車,用電充足穩定,供電服務也很到位,我們生產用電非常安心。”

和吳惠強的感受一樣,當談起十年間用電的變化,江蘇恒力化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山水感慨良多:“十多年前,我們也面臨著電力供應不足的難題。現在用電方面的事都不用擔心,生產線機器24小時開機。”

恒力集團是全球最大的織造企業之一。在其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電力保障始終如影隨形,一路護航。2021年,恒力集團位列世界500強第67位,用電量穩居蘇州紡織業前列。

錦蘇特高壓工程投運后,用電保障得到了明顯提升。有了強勁的電力“引擎”,當地的企業紛紛開足馬力,加大了產能。尤其在2022年夏天,蘇州地區出現了罕見的連續高溫天氣,錦蘇特高壓工程在今夏為蘇州穩定送入630萬千瓦的四川水電,成為輸送區外來電的“主力軍”。

強電網、優服務,經濟發展動力足。2021年,蘇州全社會用電量達1685.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6%,蘇州GDP交出了2.27萬億元的答卷,位列全國第六,對比2012年實現了萬億的增長。蘇州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6.82萬元,領跑全國地級市。

十年間,充沛的電能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留下鮮明印記,寫下生動注腳,也將在姑蘇大地更廣袤的天地中持續釋放發展動能。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