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專家學者共話長江上游生態文明司法協同保護

首屆長江上游司法保護論壇暨四川省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會場。主辦方供圖


(資料圖片)

人民網成都12月10日電 12月9日,首屆長江上游司法保護論壇暨四川省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2022年年會在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召開。本次會議近百人線下參會,兩千余人通過網絡直播方式觀看。

本次論壇舉行了“成都公園城市示范區綠色制造司法保護實踐基地(金堂)”“綠色制造訴源治理法官工作室(通威)”揭牌儀式和“成都市田長制辦公室法官工作站”“金堂縣河長制辦公室法官工作站”“金堂縣林長制辦公室法官工作站”授牌儀式,并發布了《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關于充分發揮專門化審判職能作用服務保障更高水平“天府糧倉”成都片區建設的實施意見》。論壇集中了長江上游理論界和實務界的專家學者進行深化共同探討,為探索在長江流域特別是長江上游建立健全生態保護體系提供理論支持、法治支撐。

相關與會領導進行發言。四川省法學會專職副會長胥堅表示,積極服務四川省環境資源法治建設,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學術研究與實踐創新并加強與長江上游省區市環境資源法學理論界與實務界的緊密合作。

四川省河長制辦公室副主任、四川省河湖中心主任劉銳表示,強化“上游意識”,勇擔“上游責任”,創新工作方法,積極探索跨區域跨流域聯防聯控聯治工作機制,努力打造成人民群眾滿意的幸福河。

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史紅平指出,深刻認識四川在長江大保護中的重要地位,牢牢把握長江上游生態保護重點,建立健全長江上游生態保護制度體系,持續深化長江流域生態保護司法協作。

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郭彥指出,持續探索全要素、全流域、全鏈條、全流程的環境資源司法保護模式,擦亮“紐扣法庭”品牌,深化審判機制創新,為提升長江上游生態治理實效貢獻法治智慧。

金堂縣委副書記、淮州新城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羅勇表示,金堂將充分用好本次論壇和年會形成的系列成果,堅決扛起“上游責任”,切實守好沱江“第一道崗”,為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所長、教授,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秦天寶通過網絡連線現場并指出,本次論壇集中了長江上游理論界和實務界的精英和專家,深化共同探討,為探索在長江流域特別是長江上游建立健全生態保護體系提供理論支持、法治支撐。

此外,還有來自長江上游的其他省市區的有關部門代表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同步參與,圍繞長江流域司法保護、環境司法專門化建設、雙碳司法保護等主題進行主旨演講。

該論壇還舉行召開了四川省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2022年年會,分別圍繞“流域生態環境協同治理”“耕地保護與生態修復法律問題”“雙碳目標司法保障”“環境公益訴訟”“生態環境資源案件審判熱點難點問題”等主題展開專題研討,就長江上游生態保護進行深入交流。

當天還發布了該研究會2022年度工作報告和理事增補決定,并揭曉了“淮州綠谷杯”論文獲獎情況。(李平、實習生 叢明宇)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