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速遞:興隆湖畔,這只“獨角獸”加速奔跑

最近,位于四川天府新區興隆湖畔的獨角獸島接連傳來好消息:獨角獸島近零碳排放園區上榜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園區試點名單;園區六批次N1單元塔樓(建筑高度249.6米)通過全國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審查專家委員會超限審查。

9月12日,天府新區逐步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后,獨角獸島項目第一時間組織復工建設。記者16日在獨角獸島項目建設現場看到,伴隨著機械的轟鳴聲,塔吊揮舞著鋼筋鐵臂運送建筑材料,工人們忙碌地穿梭在工地的各個角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順利復工復產

高效推進建設項目

“我們第一時間組織獨角獸島項目復工安全專項檢查,對各類機械設備、安全防護、現場用電等進行逐一檢查,同時合理統籌現場材料、人力配置,充分整合資源,解決材料、勞動力供給問題。”成都天投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軍說。

目前,該項目一、三、五批次正在有序施工建設中。一批次兩處主體結構、三批次一標段主體結構已封頂,三批次二標段N6主樓區域地下室主體結構、五批次非超限區域地下室主體結構已封頂。

獨角獸島項目主要包括創新孵化園區、總部及研發辦公、高端服務酒店、居住生活配套、創新商業配套。該項目突出公園城市特質,高標準建設集“新經濟、新夢想、新城市、新建筑、新生活”為一體的獨角獸企業孵化培育平臺,努力打造獨角獸企業話語引領者、場景培育地、要素聚集地和生態創新區。

探索近零碳排放

布局九大引領式低碳技術體系

近日,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園區試點名單公布,17家園區入選。其中,獨角獸島近零碳排放園區是僅有的2家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非工業園區之一。

近零碳排放是推動園區綠色低碳、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一種新模式,通過調結構、上工程、推技術等手段的有效組合,實現園區碳排放逐漸趨近于零。

獨角獸島近零碳建設目標為“全國首家千億級數字經濟近零碳產業園區”,秉持全周期近零碳理念,探索站城一體開發模式,開展能源綠色低碳高效集中應用,構建園區近零碳能源系統,建設“能碳雙控”平臺。

獨角獸島項目圍繞產業、建筑、交通、能源、智慧、碳匯等六大板塊布局九大引領式低碳技術體系,力爭將單位產業營收額碳排放降低30%以上,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升至40%,實現園區碳排放總量和強度的雙控。園區全部建成投用后,初步預期年碳減排量5230噸。

順利通過審查

施工建設按下“加速鍵”

不久前,獨角獸島園區六批次N1單元塔樓通過超限審查,標志著獨角獸島園區項目省級以上重大設計審查工作全部完成。

獨角獸島園區六批次項目是獨角獸島的制高點、天府新區新地標。該批次總建筑面積約30.2萬平方米,共有N1、N2、N3三個單元塔樓,地下3—4層,地上56層,其中N1建筑高度249.6米,為島內第一高樓。

“智慧、生態、低碳”“打造氣候適應型綠色低碳建筑群,形成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示范”……成都天投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高質量推進獨角獸島規劃建設工作,努力將獨角獸島打造成為西部地區乃至全國最具標識度、最具帶動力的綠色新經濟成長高地。(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國平)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