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議:發現最美鐵路|萬噸“鐵龍”塞上過 帶動“烏金”產業綠變

華商網訊(記者 姬文艷)為展示浩吉鐵路不斷提升煤炭“公轉鐵”運量、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打贏藍天保衛戰、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意義。9月14日,由陜西省委網信辦指導,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宣傳部、華商網聯合主辦的“發現最美鐵路·瞰見奮進陜西——走進‘五美’浩吉”網絡主題活動采訪團走進榆林,參觀走訪榆林車輛段、大保當車站、陜北調度分所、靖邊東站等地,實地感受浩吉鐵路助力“煤炭大市”榆林產業轉型升級、區域經濟發展的故事。

浩吉鐵路


【資料圖】

浩吉鐵路是世界一次性建成開通里程最長的鐵路,北起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境內的浩勒報吉南站,途經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七省區,終到京九鐵路吉安站,全長1813.5公里,規劃輸送能力超過2億噸/年。浩吉鐵路連接蒙陜甘寧能源“金三角”地區與鄂湘贛等華中地區,是國家“十二五”規劃和《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的重大項目,是“北煤南運”國家戰略運輸通道和我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鐵路“貨運增量行動”的重要工程。

毫厘之間見匠心 保證萬噸列車安全運行

在浩吉鐵路上運行的鐵路貨車,每隔兩年都要進行一次定期檢修。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公司榆林車輛段榆林檢修車間,就是這些貨車檢修的“4S店”,到期的貨車集結到這里,工作人員對車輛進行分解,對各配件按標準進行全面檢修,最后完成組裝,確保兩年內的使用狀態良好。該車間不但要負責陜北地區定檢到過期車的檢修,也要負責浩吉鐵路車輪的檢修工作。尤其浩吉線上運行的鐵路貨車,重車下行長大下坡道多,車輛制動頻繁,加之空重車運行方向單一,曲線走向固定,車輪磨耗較其他線路嚴重。

貨車檢修和車輪檢修工作細致精細,最高要求微米級裝配精度,這也對檢修工作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對比分析數據、發現潛在問題、手動測量“診斷”、量身定制檢修……在整個段修工藝流程中,需要卡控在毫厘之間的限度就有3600多個,輪軸探傷檢測時,比發絲還細的磁粉細線都必須仔細觀察,正是這種毫厘之間的精準,才能夠保證車輛安全行駛10萬公里以上。

浩吉鐵路上的榆林車輛段“敲響樂團”

在靖邊東站列檢作業場,貨車檢車員需要通過手中的檢車錘對車輛進行敲擊檢查,聽聲辨“病”。車底離地間隙不足1米,車輪轉向架處空間狹小,到處都是突兀的“鋼筋鐵骨”,檢車員貓著腰鉆進車底下方,用眼睛看、用檢車錘敲,仔細聽音色的變化,他們每日敲擊車輪1500多次,彎腰2000多次,行走2萬多步,及時發現處置車輛問題,伴著車輪與錘頭的鏗鏘之音,守護著浩吉鐵路列車運行安全。

“腦力、眼力、聽力、腳力”多重考驗,“精細化、高標準、嚴要求”技術把關。這些在浩吉鐵路一線檢修崗位“較真”的鐵路工匠,他們每一次的毫厘把控,都為浩吉萬噸大列暢行南下增添一份安全力量。

大保當車站

調度指揮通梗阻 組織煤炭高效有序運輸

北煤南運的重要節點車站——大保當車站,是年運量超1600萬噸的一等貨運站,車站銜接6條專用線,日均裝車1000輛,多次刷新裝車記錄。

陜北調度分所

為提升陜北煤炭運輸效能,強化調度指揮“大腦中樞”作用,西安局集團公司將陜北調度分所設在周邊煤炭資源豐富的大保當車站,調度分所始終牢牢把打通調度指揮“最后一公里”放在首位,發揮前沿陣地和橋梁樞紐作用,鋪圖排線、爭分奪秒,以“不放過每一次調整、不放棄每一輛空車、不放松每一次達速”為重點,盤活陜北地區空車資源、線路運用、運輸組織,第一時間發現、反饋和解決影響運輸效率“牛鼻子”問題,通過每日連線對話到一線車站,點對點盯落實、抓好任務兌現,組織萬噸電煤列車下江南。

在距離浩吉鐵路始發站——浩勒報吉站近200公里的靖邊東站,每天都是“鐵龍”匯集的繁忙景象,該站地處浩吉鐵路的集運端,承擔著靖邊北及以北各站、包西線迂回車流的技術作業,屬“繁忙三等站”,是延安運營維修段管內最大的樞紐站,被大家形象地稱為浩吉鐵路的“心臟”。車站每天與行車調度,延安機務段,榆林車輛段協調工作,保證著浩吉鐵路每日的配空、出重等工作,曾創下單日接發列車140列的紀錄,無論是北上的空車還是南下的重車,大多都需要在這里進行改編作業。

延安運營維修段靖邊東站“調車飛虎隊”正在作業

在靖邊東站,有一個年輕的“調車飛虎隊”每天都格外忙碌,承擔著組合百輛、站修取送、站編列車、甩掛車輛等作業任務。在偌大的站場里,飛虎隊員靠一雙腳行走于車站的南北兩側,靈活地穿梭于車輛之間,不斷地檢查線路、車輛,不斷地牽出、推進,每日作業量在65鉤左右,每班步行30000余步。今年上半年,調車飛虎隊完成調車作業2000余批、10000余鉤,站修對位5000余輛,百輛組合400余列,在把住調車安全關的前提下實現增益創效,提升作業效率。

調度指揮和站內調車都是較為復雜的工作,對打通梗阻,提升效率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面對繁忙而又嚴謹的工作,鐵路“指揮官”們選擇堅持初心、扎根運維,為浩吉鐵路的安全暢通、貨運增量保駕護航。一列列滿載“烏金”的鋼鐵巨龍在他們的協調指揮下,正點出發,南下“兩湖一江”地區,為下游兩湖一江的居民、工業用電提供有力保障。

鐵運裝車入礦場 運輸“鐵網”助力低碳發展

目前我國仍以燃煤發電為主,作為煤炭大市,陜西榆林市承擔著煤炭能源出運的重要角色。但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過于偏重高碳產業的經濟發展之路亟待轉型,推進“公轉鐵”運輸,能夠有效推動交通系統整體減排,煤炭運輸“鐵網”建設逐步加快。

曹家灘火車運輸段鐵路

在位于陜煤曹家灘礦業有限公司的火車智能裝車站,火車經檢修加固后駛入裝車點,火車對位結束后進行配煤,原煤洗選后經緩沖倉、定量倉、溜槽裝置裝載到每節車廂,火車前行通過噴灑裝置噴灑抑塵劑保障環保運輸和煤炭質量,裝車結束后,集控室與工作人員對火車進行復檢,確認無誤后由貨運人員指揮出站。該火車智能裝車站所在的曹家灘火車運輸段鐵路是浩吉鐵路的重要站點之一,曹家灘礦業公司大部分優質煤炭從這里裝車匯進浩吉鐵路,開啟“南下之旅”。

自動化裝車、整平壓實、抑塵噴灑……中煤集團西北能源公司蒙大礦業公司鐵路專用線上,一列列敞頂集裝箱火車滿載煤炭,在自動化裝載系統的操控下完成裝車,駛向浩吉鐵路。這條專用線從納林河站對接浩吉鐵路,是浩吉鐵路運力的一部分,年運煤量430萬噸左右。

浩吉鐵路綠色之美

“綠色交通+綠色經濟”協同增效,“公轉鐵”不僅是煤炭運輸方式、運輸結構的轉變,也是區域經濟的轉型升級。隨著“公轉鐵”不斷推進,這些礦場及周邊地區的道路揚塵和交通壓力問題明顯改善,對于榆林市加快煤炭產業轉型升級、推動低碳綠色發展有重要意義。從礦場出發,“烏金”整齊的沿著浩吉鐵路一跨長江兩越黃河,由北向南先后穿越毛烏素沙漠、黃土高原、秦嶺山脈、江漢平原……綠色“鐵網”運輸與沿途生態形成一幅低碳和諧發展的景象。

塞上“烏金”乘著浩吉專列,從戈壁大漠奔向碧水江南,助力南方地區電煤保供,浩吉鐵路對榆林區域生態綠色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的推動,也正是中國鐵路助力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