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熱文:高鐵,為河南帶來了什么

本文轉自:河南日報


(資料圖)

□本報記者 郭北晨 本報通訊員 肖培清 趙鈺佩

6月,中原大地處處是麥浪翻滾、夏收夏種的繁忙景象。6月20日,濟鄭高鐵濮陽至鄭州段通車,為豐收的大地再添喜訊。為把河南建成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近年來,鐵路部門不斷“織密”河南高鐵網,全力服務河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從紙上藍圖到地上通途

隨著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實施,以“八縱八橫”高鐵網為主骨架的高速鐵路網迅速在神州大地鋪開。鄭州成為普鐵、高鐵“雙十字”樞紐。河南立足自身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交通區位優勢,提出了建設“米”字形高鐵網的思路。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高度關注河南高鐵網建設,在政策上給予傾斜支持。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配合河南省相關部門成立鐵路建設項目協調小組,協調解決建設用地、外部環境整治、消防驗收、環水保驗收等問題。設計、施工、監理等參建單位跑步進場,確保高鐵新線路如期通車。

一個“米”字,承載著中原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每一筆都蒼勁有力。如今,安全、高效、便捷、綠色,運營里程超過2000公里的高鐵網已成為河南的一張亮麗名片。

從單一城市到中原城市群

火車拉來了鄭州的興盛,高鐵帶動了以鄭州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繁榮。

高鐵為鄉村振興插上翅膀。蘭考通了高鐵后駛入發展快車道,一個個產業集聚區、特色產業園拔地而起,富士康、杭蕭鋼構、格林美等一批知名企業落戶蘭考。2021年,蘭考地區生產總值突破400億元,躋身鄭開同城化發展“朋友圈”。

高鐵促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高鐵把河南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串聯了起來,鐵路部門與河南文旅部門深化戰略合作,推動“旅游+鐵路”融合發展。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主動在各旅行社之間“穿針引線”,定制的高鐵旅游產品頗受旅客青睞。

從交通樞紐到樞紐經濟

高鐵成網,使河南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實現高鐵直連,為東部地區產業轉移、西部地區資源輸出、南北經貿交流合作提供了戰略樞紐和戰略通道,有力助推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實施和經濟社會發展。

鄭州東站日均旅客發送量從2012年的4883人次增加至2019年的10.8萬人次,以高鐵站為核心的綜合交通樞紐組團迅速聚合了經濟要素,構成了成熟、活躍、動力強勁的高鐵商圈。

目前,新建鄭州南站、平漯周高鐵、鄭開城際鐵路延長線已拉開建設序幕。站在鄭州航空港站站前廣場,看著外觀借鑒蓮鶴方壺造型、寓意“鶴舞九州”的站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相信中原經濟社會發展也會像仙鶴展翅,飛得更高更遠。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