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仙桃日報
本報訊 (記者 胡純波) 縫合、疊齊、打包……3月14日,位于張溝鎮的艾瑪斯-威達勞保用品有限公司車間內,女工們手腳麻利迅速,一件件手術衣、防護服生產下線,出口到歐洲市場。“訂單很穩定,當務之急是擴大產能。”公司管理代表蔡子俊說。
一旁的另一個車間里,一條更高級別的醫用級口罩、防護服生產線正在調試設備,投資1.2億元的新項目也即將開工。“在鞏固工業防護品市場的同時,向附加值更高的醫用產品市場進軍。”蔡子俊介紹,新項目主要是原料生產線,拉長產業鏈,進一步提高公司發展的含新量、含金量。
投產項目穩中有進,在建項目后勁十足。過去的一年,張溝鎮工業經濟“牛勁”十足:全年財政收入破億元,同比增長33%。盛大紙業年納稅2633萬元,登上市級稅收貢獻大戶榜單;規上工業總產值72億元,位列同類鎮辦第二,同比增長11.1%。
延續“牛勁”,使出“虎力”。不久前召開的全鎮“兩爭一創”動員會上,該鎮端出全年發展“總盤子”:稅收突破1億元大關,規上工業總產值過8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過1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過7億元;外貿出口增幅10%以上。
“千說萬說,項目落腳。”如何實現既定目標,該鎮主要負責人表示,堅持把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作為“一號工程”,全力招大引強、培優壯強,做大做強主導產業,打造市級中小企業產業園,推動區域協同發展。
以“開門紅”促“全年紅”。1至2月,該鎮項目建設“虎力全開”,簽約孔暉包裝制品、銘億塑料兩個億元項目,茂盛塑料擴規、富盟機電設備制造兩個億元項目開工,威達擴規項目如期建成,美保爾防護項目順利投產,做到了月月有簽約、月月有開工、月月有投產。
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今年,該鎮將對致康無紡布、邁爾特新材料、鴻海科技、華章科技、銘億塑料、梓瞻無紡布、大楚生物等企業持續跟蹤,爭取全年招引項目12個。依托盛大紙業和孔暉包裝建立包裝產業園,不斷擴大和鞏固包裝產業優勢;扶持允泰坊擴規升級,招引技術合作、資金投入,做大做強黃鱔和農產品深加工產業。推動嘉會緣、旭宸、天宏擴規、雙雁擴規等項目如期建成投產。
在平臺建設方面,加快中小企業產業園水、電、路、橋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發展“飛地經濟”,推進“滿園工程”。同時,提升新里仁口小集鎮功能,推動張溝與新里仁口雙集鎮融合發展,形成雙平臺無縫對接,更好承接南城產業轉移。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月月有簽約 月月有開工 月月有投產2022-03-16
- 部分低配版兒童智能手表操作系統過于老舊 存在安全隱患2022-03-16
- 投保后投保人可以高枕無憂 蕪湖市保險業協會發布購保風險提示2022-03-16
- 飛科1-2月實現營業總收入超7億元 同比增長約38.52%2022-03-16
- 全國規上建材家居賣場2月銷售額為840.11億元 同比上漲86.55%2022-03-16
- 1-2月份食品煙酒價格同比下降1.8% 衣著價格上漲0.5%2022-03-16
- 1-2月份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16.3% 同比增長1.6%2022-03-16
- 1-2月份全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1% 制造業投資增長20.9%2022-03-16
- 1-2月份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426億元 同比增長6.7%2022-03-16
- 2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5% 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 2022-03-16
- 1-2月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 生產需求較快增長2022-03-16
- 小牛等被爆違規提速 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多2022-03-16
- 歐盟將禁止向俄羅斯出口價值超過5萬歐的汽車2022-03-16
- 二線豪華車市場兩極分化 謳歌等弱勢品牌陷困境2022-03-16
- 受缺芯影響 大眾集團2021年銷量較原計劃少200萬輛2022-03-16
- 中消協發布十大典型案例:汽車過度維修等被點名2022-03-16
- 潤府二拍拍出指導價?大亞灣價格入住龍崗中心城?2022-03-16
- 買房故事二手房指導價出一年多后,我的房子跌了近四成2022-03-16
- 補助資金最高達5000萬元2022-03-16
- 柳州全市開展區域核酸檢測216478人份,結果來了2022-03-16
- 縣文化和旅游局舉辦“關愛女性齊慶三八”趣味插花活動2022-03-16
- 護一灣碧水長流(美麗中國)2022-03-16
- 江寧區連發通報:發現10例核酸檢測陽性2022-03-16
- 拆房不拆民心,宜城雷河鎮暖心服務促征遷2022-03-16
- 責任護航品質,服務彰顯品牌,武漢樓市穩健前行2022-03-16
- 廈門火車站重要提醒!這些車次列車停運2022-03-16
- 戰“疫”中的凡心善舉,溫暖人心2022-03-16
- 守護個人信息安全,廣州檢察機關在行動2022-03-16
- 抗疫一線的TA2022-03-16
- 謹防“不見面治理”成脫離群眾的借口2022-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