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觀焦點:奮進的春天|現代化首都都市圈正在加快形成

央視網消息:自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北京市緊緊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與河北、天津兩省市緊密協同聯動,由通勤圈、功能圈、產業圈組成的現代化首都都市圈正在加快形成。

眼下,北京城市副中心劇院、博物館、圖書館三大文化建筑的主體和外立面已經全部完工,已進入了全面裝修階段。

截至目前,中關村企業在津冀兩地設立分支機構累計達9500余家,京津冀自貿試驗區內179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同事同標”,231個事項實現京津冀線上通辦。


(資料圖片)

北京市發改委京津冀協同發展綜合處處長 周浩: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進入了全面深化實施的新階段。下一步,我們將攜手天津、河北加快建設現代化都市圈,以都市圈建設為引領,帶動交通、生態、產業、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取得新突破,打造我國高質量發展的新的增長極。

天津:深度融入京津冀 塑造發展新動能

2022年,天津吸引京、冀投資額1989.4億元,占全部引進內資的53.8%,2017年以來累計達到了8731.9億元。新的一年,天津謀劃推出京津冀協同發展縱深推進行動,充分發揮一體化交通網絡優勢,在全力服務國家戰略中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

在天津武清區購物小鎮里,每個周末都是人山人海。坐上城際列車,從北京出發20分鐘就能抵達這里,交通的便利吸引京津冀三地的百姓不斷前來打卡消費。

京津冀協同發展實施以來,越織越密的一體化交通網絡不斷為三地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目前,京津兩地間,四條高鐵線路的網絡架構已經基本建成,寶坻、武清、北辰、濱海新區等8座高鐵站讓人員流動更便捷。今年,天津還將積極布局、打造商圈,進一步激活京津冀三地消費潛力。

天津市武清區商務局局長 蕭慶東:今后一段時間圍繞著規劃,從消費場景的更豐富更精彩、消費內容的更多樣化,來滿足不同客群的消費需求。

交通網互聯互通 三地產業協同更緊密

互聯互通的交通網除了讓消費、購物、旅游更便捷之外,還讓三地的產業協同變得更緊密。

兩年前,一家專業從事實驗分析儀器的研發、生產的科技型公司,看準京津冀協同發展帶來的機遇,決定落戶在距離北京100公里的京津中關村科技城。這兩天,企業正在搶抓生產,滿足國內外的訂單需求。

北京某科技公司研發部經理 劉學:運營成本得到了有效降低,同時現在從寶坻到北京之間又開通了高鐵,通行時間降到了20分鐘,我們北京工程師與天津寶坻工程師的技術交流變得更加便利。

為做好產業承接,今年一開年,企業所在的京津中關村科技城就啟動二期基礎設施建設,拓展載體空間,持續做好“落地即開工”,探索“竣工即投產”全流程閉環服務。

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管委會主任 王浩:將依托北京中關村的創新要素資源、項目資源、人才資源,今年再新建三個智能制造主題園區,使更多的項目盡快落地見效。

新的一年,天津市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縱深推進行動,瞄準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的定位,深耕高端裝備、航空航天等12條產業鏈,厚植制造業優勢,匯聚上下游優質企業落戶天津。此外,天津還將加強承接載體建設,形成一批標志性成果,深度推進區域一體化體制機制創新。

天津市發展改革委京津冀協同辦綜合處處長 馬特:我們將攜手京冀兩省市下功夫、做文章,做大做強我們的承接載體,借助北京全國科技創新高地的這一定位,發揮天津制造業優勢,實現產業鏈的融合,共同打造優勢產業集群。

河北:推動醫療衛生協同發展向廣度深度拓展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深入推進,河北醫保參保群眾在京、津兩地就醫也越來越方便。今年2月10日起,河北省取消參保群眾到北京、天津異地就醫備案手續,惠及不少跨地就醫的市民。

河北在取消北京、天津異地就醫備案手續的同時,還進一步擴大了直接結算的醫療機構數量。目前,北京、天津兩地可直接結算的定點醫療機構分別為760家和436家,可直接結算的普通門診數量分別為3250家和1144家。

京津冀協同發展以來,三地全力推動醫療衛生協同發展向廣度深度拓展,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崇禮院區、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河北醫院(石家莊)等6個單位入圍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北京援建的雄安宣武醫院項目一期工程主體結構完工,預計今年9月移交新區。廊坊北三縣與通州區醫療衛生一體化加快發展,京張、京保、京唐醫療合作持續深入。截至目前,河北省312家醫療機構與京津373家醫療機構實現了50項檢驗結果互認,176家醫療機構與京津137家醫療機構實現了20項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共享,群眾看病越發方便快捷。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