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熱聞】擦亮居民幸福生活“新底色”


(資料圖)

本文轉自:煙臺日報

本報訊(YMG全媒體記者 劉潔 通訊員 趙心怡 朱英蕾)自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工作開展以來,煙臺黃渤海新區大季家街道聚焦重點、對標難點,探索出一套“黨建+文明創建”工作模式,形成黨建與文明典范城市創建互融互促、雙向提升的良好格局,轄區居民幸福感、獲得感進一步提升。

常態化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和“整潔庭院”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實行黨組織領任務,隊伍、黨員點對點進行整治的方式,對中心大街、社區、未搬遷村居大環境開展集中整治。針對樓內亂堆亂放等問題,組織社區黨員、紅色樓長點對點進樓棟、進網格,與社區工作者、村居工作人員等一同開展集中巡查清理和裸露草坪補植工作。針對中心大街與未搬遷村居綠化帶存在垃圾、衛生死角難清理等問題,在全面組織轄區黨員、工作人員進行點對點整治的基礎上,廣泛發動轄區“兩新”組織、志愿者參與治理,全面提升黨建帶創建、創建促黨建的工作水平。

美麗鄉村建設既要整“面子”,也要修“里子”,大季家街道將建筑垃圾、磚石瓦塊、殘垣斷壁等納入重點治理范圍,重點清理主干道路和背街小巷垃圾以及房前屋后“四大堆”,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體提升。結合“主題黨日”“雙聯雙諾”,組織轄區黨支部主動深入未搬遷村居人居環境整治一線,開展“環境大提升 黨員在行動”志愿服務活動,進一步引導黨員在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工作中作先鋒、亮形象。

結合集中巡查清理、堵點問題整治等工作,全面梳理需著重關注的點位、事項,制定清單對標管理,扎實推進環衛一體化建設,徹底治理環境衛生問題。今年7月以來,對876個垃圾桶建立起專項管理臺賬,并在山后初家村、蘆洋村等人口集中、垃圾量較大的重點區域建起4個小型垃圾壓縮站,推進轄區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加大垃圾分類宣傳力度,發動轄區黨員、志愿者通過發放宣傳冊、現場宣講等形式,引導居民學會分類、主動分類。目前,已完成32處智能化垃圾分類設備建設場地選址工作,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轄區垃圾分類體系,為居民營造更加幸福宜居的新環境。

關鍵詞: 幸福生活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