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區北新橋街道試點建設零廢循環示范小院

本文轉自:北青網

廚余垃圾可以漚肥澆花、廢舊的塑料桶可以用來打造花壇小景觀、紙箱子可以回收再利用……3月10日上午9點半,在東城區北新橋街道東四十一條75號院,幾名社工正在為院內的居民普及零廢循環的相關知識。在這個有著17戶居民的院子里,垃圾分類已經深入人心,在此基礎上,為了深入開展垃圾分類源頭治理,這里正打造升級版的垃圾分類行動,打造零廢循環示范院落。同時,為了方便居民更加精準地投放垃圾,這里還上線了“智慧收運”小程序,不僅能預約垃圾回收,更能了解垃圾車的位置,幫助居民實現精準投放。

據東城區北新橋街道門樓社區書記田維榮介紹,為深入貫徹落實<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抓好垃圾分類這一社區治理關鍵小事,北新橋街道門樓社區自2020年11月起嘗試在東四十一條試行垃圾不落地,居民們都定時定點投放,每天早7點到9點,以及晚上的6點到8點,都有垃圾車在胡同里穿梭,搜集居民的垃圾。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實施,絕大多數院落的居民基本上做到了定時定點投放。而且院子里,居民們回收舊物的習慣也養成地很好,一些廢舊的紙箱碼放地整整齊齊。

不過,居民的居家分類的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升。為了破解垃圾分類痛點難題,社區協同第三方專業機構,依托“五力引航”試點項目,著力打造社區治理的協商力、培育力、行動力、創新力、合作力,在前期培育專業的垃圾分類治理居民組織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五社聯動”機制,深入院落開展垃圾分類源頭治理。

3月10日上午,在第三方華健社工機構的專業支持下,門樓社區的社工來到75號院落,實地察看了院落17戶居民的居家垃圾分類情況。社工充分肯定和贊揚了居民的良好生活習慣,征詢大家對于垃圾不落地政策的意見建議,就居民關心的問題予以積極回應,并表示有計劃將本院落建設成為零廢循環示范院落。

隨后,第三方機構邀請的專業老師跟大家分享了零廢循環院落的創新實踐案例,并跟院落居民科普了新的環保健康的生活理念及生活方式——零廢棄3R原則,現場組織院落居民開展協商議事,共同探討在院落試點的可能性,并現場指導居民安裝“智慧收運”小程序。居民踴躍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并就廚余堆肥在地資源化處理,院落空間品質提升優化等問題與社區、社會組織進行深入交流,表達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強烈意愿。

據了解,這個“智慧收運”小程序可以清晰地看到垃圾收運車的位置,并且能在小程序上預約上門回收一些可回收垃圾。現場,居民們在社工們的指導下,一下子就掌握了使用要領。

此次院落調研評估后,門樓社區將協同華健社工機構帶領75號院落的居民進行院落空間優化參與式設計,并策劃組織舊物新綠、居家堆肥等賦能工作坊,帶領大家開啟踐行零廢棄生活方式的學習實踐。

下一步,社區致力于將院落營造成首個零廢循環的樣本院落,并將試點成功的經驗模式擴展至東四十一條整條胡同,真正讓垃圾不落地的政策發揮作用。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蔣若靜

關鍵詞: 北新橋街道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