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你還敢“葛優躺”嗎

暑假生活轉眼過半,不少孩子居家窩在沙發“葛優躺”式地追劇、玩手游,不少家長擔心會因此引發脊柱側彎。

我國中小學生脊柱側彎超500萬


(資料圖片)

廣州秦女士近日發現自己13歲女兒小趙看起來不對勁:“那天她在家睡懶覺,我一看發現她兩邊屁股不一樣大,其中一側屁股瓣都偏移到一邊去了。我趕緊讓她起身,結果又發現她的雙肩也高度不一,兩側乳房的大小也不一樣。”嚇得秦女士趕緊帶著女兒到附近醫院就診。秦女士懷疑是脊柱側彎,但不確定究竟是長久的不良姿勢引起的還是先天因素。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中醫正骨科醫生接診了小趙,經過專業檢查后,診斷小趙是得了特發性青少年脊柱側彎,當下即為小趙進行了姿勢矯正等健康干預,目前正在積極治療中。

該院中醫正骨科副主任中醫師譚永振介紹:“根據中華預防醫學會脊柱疾病預防與控制委員會前期流調數據,結合權威雜志、國內專家共識,預計目前我國中小學生發生脊柱側彎人數已經超過500萬人,并且還在以每年30萬人左右的速度遞增。”

青春期女孩發病率更高

譚永振介紹,“特發性脊柱側彎”發病原因不明,但卻是兒童青少年脊柱側彎中較為常見的類型,約占結構性脊柱側彎(原發性)總量的75%-80%,以青春期女孩為主。具體來說,特發性脊柱側彎又可依據年齡分為:嬰兒型(0-3歲)、少兒型(4-9歲)、青少年型(10-18歲),其中,青少年型特發性脊柱側彎最為常見,約占特發性脊柱側彎的70%-90%,需要重點關注。

特發性脊柱側彎不僅會造成脊柱外觀畸形,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還會影響孩子的活動功能,甚至對心肺等臟器和神經造成壓迫和損傷,影響孩子的一生。

據了解,目前,彎曲角度小于40度的青少年脊柱側彎一般不需要立刻進行手術治療,可由臨床醫生進行綜合評估,制定干預方案,并定期隨訪。骨骼尚未發育成熟,即尚未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側彎進展可能性較大,需重點關注,定期隨訪。

定期篩查,盡早發現盡早干預

目前,脊柱側彎篩查已納入學生每學年常規體檢。

“若家長被學校告知孩子可能存在脊柱側彎,應帶孩子到醫院拍一張站立位全脊柱X光片,進行確診或排除。平常最好也要主動、定期去醫院做相關檢查。”譚永振還提醒,家長可以先自行觀察孩子脊柱情況,若發現以下任何一個有問題務必及時就醫:第一,先讓孩子脫掉上衣,光腳自然站立,雙手自然垂放到身體兩側,家長此時站在后背觀察及觸摸,看孩子兩肩是否等高、兩塊肩胛骨最下端是否等高、其中一側肩胛骨有無向后凸起;第二,再讓孩子彎腰看向地面,雙手自然下垂,觸摸并對比孩子的雙側背部和雙側腰部是否有隆起、對稱;再用中指和食指夾著脊柱劃下來,看是否能劃出正常的直線。

對于學生,譚永振也提出一些預防建議:應關注自己脊柱健康情況,如有頸肩腰背不舒適的情況,及時告知家長和老師;改變久坐行為,糾正不良站姿和坐姿;合理安排學習和休息時間,控制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增加身體活動和體育鍛煉,適當增加護脊運動。(記者劉欣宇 通訊員 許詠怡)

來源:羊城晚報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