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興亞:建議廣州完善汽車消費補貼 促進車市發展

網易汽車綜合1月25日報道

廣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以下簡稱“市人大會議”)于1月24日召開,新當選代表、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帶來了4項建議,圍繞完善廣州市新能源汽車消費補貼政策、促進廣州市節能車消費、完善廣州市智能駕駛汽車測試配套政策、加快推廣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等方面,為推動汽車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助力省市經濟走在全國前列積極建言獻策。

完善各類汽車消費補貼 促進汽車消費市場發展

廣州市關于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綜合性補貼已于2021年12月31日到期,身處補貼取消后的購車消費者目前多持觀望態度,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汽車消費市場。同時,國家補貼的退坡,也給車企帶來成本壓力。而節能汽車的年度節能車指標安排與市場預計增幅也出現了不匹配的情況,補貼政策不穩定對節能車市場消費影響也較為明顯。為此,馮興亞就新能源汽車消費補貼政策、促進廣州市節能車消費提出兩大建議。

一是建議盡快出臺補貼政策,保持政策的穩定性與連續性。針對市場和消費者需求,延續新能源汽車綜合型補貼政策,對符合條件的車型精準設置補貼標準。同時可參考國家層面出臺多年補貼政策的做法,將補貼政策延續至2025年,釋放良好的引導信號,增強消費者和車企的可預期性,維護汽車消費市場的穩定和持續發展。同時完善其他激勵政策,擦亮廣州汽車制造金字招牌,確保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有效、長足發展,完成新能源汽車創新發展“十四五”規劃。

二是建議結合市場實際需求,增加廣州節能車指標,從而滿足市場發展的客觀需要,釋放政策引導信號,鼓勵消費者選擇節能減排產品。同步盡快出臺地方的補貼政策,保持政策穩定與連續性,持續完善鼓勵政策,全面促進節能車的消費。

政策護航智能駕駛 加速研究落地發展

當前,智能駕駛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單車智能技術的發展和研究如火如荼,但所有研究的落地都離不開道路測試,讓智能駕駛汽車測試“有路可去”“有路能去”是決定智能駕駛汽車發展速度的關鍵問題。廣州市汽車產業支柱地位突出,雖已出臺不少相關規劃支持道路測試,但仍然出現高速公路測試受限,測試場景不全;智能駕駛汽車道路測試通知書申請流程繁瑣;異地測試互認有限,存在多重困難等問題。

為此,馮興亞提出完善廣州市智能駕駛汽車測試配套政策的建議。面對智能駕駛的高速發展,需要匹配進行部分高速公路路段的逐步開放,補全測試場景,結合實際情況研究指導意見和路段管理辦法的修訂研究工作,研究智能駕駛汽車在市內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道路環境下的測試管理規則。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通知書申請流程也應隨著需求的增加而持續優化,推動道路測試標準互認工作,降低異地門檻。

緊跟“雙碳”步伐 跑出新能源汽車換電“加速度”

在“雙碳”目標提出、相關支持政策頻頻落地的大背景下,換電作為電動車的主流補能模式之一,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截至2021年11月底,廣州市純電動汽車保有量已超過28.6萬輛,但受私人充電樁安裝受限、公共充電站布局不合理、充電時間長等因素影響,消費者“補電(充/換電)焦慮”仍無法徹底解決。對車企而言,換電技術研發門檻整體較高,其中電池統一標準出臺較晚、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資金投入需求大、企業間聯合困難,多種因素持續困擾換電模式的推廣。

就如何推進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的發展,馮興亞建議,需要持續優化換電模式相關標準,降低換電門檻,由政府牽頭組織地方企業、行業協會制修訂換電安全、換電接口等地方標準,支持推動換電模式標準化工作,降低車企疑慮,為動力電池的標準化、通用化掃清障礙;推動加快換電模式和換電站建設,提供政策規劃支持,完善政策規劃細則,不斷豐富換電補貼政策,多措并舉,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