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建鄴高新區進一步構筑營商環境“引力場” 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從配備小莫服務專員,點對點傾聽企業訴求,解決“急難愁盼”,織起高質量發展“莫愁網”,到聚焦園區企業雙職工“上班帶娃”的痛點,推出全市首家共建公辦的0—3歲托育園;從打通“斷頭路”、美化微景觀,提檔升級園區環境,到舉辦“莫莫下午茶”,搭建企業聯盟圈……近年來,建鄴高新區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組合拳”,進一步構筑營商環境“引力場”,助推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有問題找“小莫”,企業服務“大禮包”頻獲點贊

“事實證明,入駐建鄴是正確選擇,特別感謝每一位小莫專員背后的默默付出,是他們為轄區企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今年3月初,在建鄴高新區改革紀念日暨小莫發布兩周年活動現場,蘇美達股份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范文燁表達了對建鄴高新區營商環境的肯定與贊許,“小莫是與企業發展良好互動的‘全能管家’,讓我們看到了發展、提振了信心。”

范文燁口中的“小莫”是2020年建鄴高新區為103棟樓宇載體配備的企業服務專員,他們主動靠前服務,傾聽企業訴求。去年,園區優化升級小莫管理體系,由園區領導班子成員擔任“連長”,部門負責人擔任“排長”,小莫擔任“班長”,做到定人定責定崗、逐級管理,實現樓宇企業走訪全覆蓋,及時掌握企業發展動態,全年提交“小莫日記”2000余篇,收集辦理企業訴求250余條。“有問題找小莫”已成為建鄴高新區越來越多企業的共識。

“莫莫下午茶”一期一主題,政企對話了解企業需求,交流最新政策,讓企業與園區同生共長;一年一度的建鄴高新足協杯以球會友,實現良性互動,碰擦合伙火花;企業服務號上線運行,吸引近3000名企業負責人添加關注,形成“云端”朋友圈,提供項目申報、資格評審、線下活動等一站式服務……企業服務重點項目“大禮包”力度空前,園區企業頻頻點贊。

紓困解難出實招,一攬子政策提振企業信心

從10年前僅300平方米的小型辦公場地,到如今近3000平方米的整層辦公區域,江蘇路鐵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戰略發展中心總經理許正榮嘗到了企業發展的甜頭。

“這兩年,疫情影響了我們線下場景式媒體業務,又因鐵路沿線廣告資源沒有享受減免政策,可以說是雪上加霜。”談起這幾年的發展,許正榮感慨頗多。讓他意想不到的是,隨著小莫的走訪了解,沒過多久,兩年免租金、裝修補助等“一企一策”就送上了門。“穩企紓困政策恰如雪中送炭,既緩解了企業的運營及資金壓力,也更加堅定了大家戰勝疫情、加快發展的信心。”許正榮說。

“大家再努努力,把疫情影響的效益追回來,只有這樣才不辜負園區對我們的關愛。”眼下,南京新與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梁超正和團隊忙著“西城·夜未央”項目的策劃、招商等各項工作。線上銷售火爆,供應商陸續擴增,這樣紅火的景象,在兩年前想都不敢想。

原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巨大影響讓企業舉步維艱:公司倉庫被迫關閉,當月現金流損失8000萬元,銀行貸款受阻,直接帶來800多家供應商停止供貨。這對于一家正處于飛速成長期的培育獨角獸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打擊。“銀行不貸款,供應商斷供,就是個死循環。”回憶起當時的情形,梁超仍心有余悸,無奈之下,他找到了小莫反映情況。

接下來的一個月里,小莫和梁超屢次對接,在濱江擔保、建設銀行的幫助下,梁超獲得400萬元的“建鄴高新進園保”貸款,“銀行不貸款,企業沒有資金,供應商甩手不干,倉庫發不了貨,我們都覺得公司要完蛋了。這400萬元,把我們從‘死神’邊上拉了回來,給企業‘貸’來了希望。”

兩年多時間,一群小莫“踏破”了新與力公司的門檻,給予房屋租金緩繳、聯系文化產業資金兌現、創新監管擔保方式推出“有貨恢復計劃”等政策和服務……好消息一個接著一個,也讓企業如沐春風,重振旗鼓。

內外兼修育新景,優質項目紛至沓來

走進建鄴高新區,目之所及皆是美景——花團錦簇的道路公園、綠樹成蔭的步行綠島、水清岸綠的胡家閘河……近年來,建鄴高新區逐步提升城市功能定位,優化空間布局,在提升城市硬件“顏值”的同時,以環境優化提升高質量發展“軟實力”。

去年底,位于園區東部的西城路建成通車,對內貫通嘉陵江東街、白龍江東街、創盛路等11條“斷頭路”,對外增加奧體大街、嘉陵江東街兩處跨鳳臺南路通道,為該片區超10萬人通勤提供了便利。

加快推進“斷頭路”建設不僅是建鄴高新區掛圖作戰、全力構建“外聯內暢”交通路網的重要舉措,還是發力城市能級提升、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和客觀體現。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吸引力、生產力、競爭力,直接決定著資本的流向、流速和流量。

“我們創業在這里,成了建鄴高新區的‘合伙人’,園區也給了很多創新的扶持政策,這是我們最需要的。”提起在創業路上乘風破浪的歷程,南京公誠節能新材料研究院董事長孫俊杰這樣闡述。2018年,公誠節能研究院創辦于建鄴高新區,園區在創業孵化獎勵、人才配套服務、抗疫紓困補貼、科研支持等方面都給予了幫助。

政企合力,成效顯著。研究院連續三年獲得南京市新型研發機構優秀獎,成功孵化引進了60多家企業,2021年入選南京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重點培育38強,獲評省級眾創空間。

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吸引眾多企業和項目紛至沓來,公誠節能只是一個縮影。

去年,建鄴高新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25.3億元,其中多項指標表現搶眼,占全區比重大幅提升,成為建鄴“最強引擎”。數據顯示,2021年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204家,占全區的55.5%;新增新型研發機構3家,占全區的60%;新引進金融類機構260家、新增基金規模771億元、新增基金管理人167家,“建鄴高新進園保”授信額度超過25億元,為一大批企業注入金融活水。

一季度以來,建鄴高新區創新“云招商”方式,細化服務、精準招引,在線推介投資環境、跟蹤項目進度,確保溝通聯系不降溫、項目推進不降檔,順利完成上海天數智芯、深圳竹云科技、邁康信智能等項目的簽約落地,簽約投資總額近10億元。

前沿的科技產業、宜人的生態環境、優良的城市品質……現今,建鄴高新區已成為最具活力創新、最富魅力、民生幸福感最強的區域之一,經濟提速,民生開花,碩果惠及千萬家,燦爛的笑容綻放在更多城市“追夢人”的臉上。(衛凌云)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