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一片森林都有守護者

本文轉自:鄭州日報

本報記者 李曉光 通訊員 韓心澤 趙曉聃

暮春時節,記者沿環嵩山旅游公路采訪,兩側蒼山綠海悅人眼目,一路清新空氣沁人肺腑。

太室巍巍,少室奇秀,登封山川壯麗,旅游資源豐富,森林生態優良。去年以來,該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健全市、鄉、村三級林長制體系,共設立17個市(縣)級林長、173個鄉級林長、344個村級林長,厘清壓實534名林長的主體責任,全面加強林業資源保護,全市森林面積8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45%。

病蟲害防治、森林防火、區域增綠……自從當上“村級林長”,登封市大金店鎮三王莊村支部書記楊曉東隨身多了一份巡林清單。深入清涼寺林區巡查是楊曉東每天的工作職責,只要發現問題,他都第一時間記錄上報,確保及時解決。春季是森林火災高發季節,經和村里商議,楊曉東組建了一支由15名村民組成的村級消防隊,對轄區內3.77萬畝的林區做到護林、防火、保潔三不誤。“大伙都能認識到,郁郁蔥蔥的森林是真正的‘金山銀山’。”楊曉東說。

為進一步凝聚各方力量保護森林,登封深化林長制,著力構建“四新”布局,實施“四力”驅動,即:鍛造新隊伍,提升戰斗力;踐行新機制,凝聚執行力;運用新方法,強化協同力;開辟新路徑,增強統攬力。該市把國有登封林場職工、林地管護責任下放到鄉鎮;在東、中、西部分別配置常駐消防中隊,便于全市統一調度;由分管副市長總負責,統轄成員單位一把手各司其職,保障林長制工作推動有力,讓森林資源保護從林業部門的“獨角戲”變為多部門齊抓共管的“大合唱”。

去年以來,登封完成生態修復2126畝,推進少林大道、環嵩山旅游公路等145公里21700畝生態廊道建設;累計發展林業主導產業種植基地42家,生產鮮果9800噸,實現產值1.47億元,穩健步入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林業興盛三位一體的發展之路。

綠水青山已做成登封的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2022年,登封市將完成創建2個森林特色小鎮、17個森林鄉村的目標,全市林業草原總產值達到11.55億元。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