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區姜山鎮是我市糧食生產重鎮。近日,該鎮亮出今年的“1號目標”:投資5000萬元建設2840畝現代種業研創示范園,用于設立寧波種業總部、秈粳雜交水稻研究中心、鄞州區育秧中心及種業公園,為進一步“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拓展空間。
姜山鎮現有耕地7.8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7.4萬畝,占全區三分之一以上,水稻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全省各鄉鎮(街道)第一。去年8月以來,姜山鎮全面啟動耕地“非糧化”整治,明確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于糧食生產,高標準農田原則上全部用于糧食生產。在這一措施下,作物評估全面開展,耕地功能迅速恢復,規劃種植布局與土地流轉順利推進……目前,姜山鎮已完成3396.73畝耕地“非糧化”整治功能恢復,達到目標任務的131.4%。
糧食生產,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姜山鎮的“非糧化”整治,改變了承包田原先零星種植狀態,使得大片農田集中連片,為規模糧食生產贏得了騰挪空間。
“通過‘非糧化’整治,田塊中間的果樹終于清退了,我們可以放心安排制種計劃了!”寧波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晏華明告訴記者,企業自從去年落戶姜山鎮,一直盼著能有獨立的大片耕地用于秈粳雜交水稻研究實驗,“現在好了,水稻研究中心有著落了,下一步我們要把總部也搬過來。”
晏華明的希望背后,是寧波“金種子”的底氣。截至目前,寧波種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粳型不育系29個,“甬優”系列雜交水稻組合84個,超級稻品種7個,尤其在“秈粳”雜種優勢利用研究與推廣應用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種子的種植區域涵蓋浙、滬、蘇、鄂、皖、贛等12個省(市、區)。
培育“金種子”,耕種“智慧田”。目前,寧波種業研發的“甬優”系列雜交水稻已在姜山鎮大面積推廣,種植面積約2.5萬畝,平均畝產650公斤。
“90后”種糧大戶汪琰斌承包了近2700畝土地,從2020年開始,他將1300畝單季晚稻的品種逐步更新為寧波種業的“甬優1540”。“‘甬優1540’生長周期短,抗風險能力強,平均畝產提高30%左右。”汪琰斌滿懷憧憬,“接下來,水稻研究中心落戶,肯定還會有更多新品種、‘金種子’,讓大伙兒一起增收致富。”( 單玉紫楓 )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寧波鄞州區姜山鎮投資5000萬 建設2840畝現代種業研創示范園2022-03-16
- 聚力科技創新大進步 科創“寧波號”澎湃前行2022-03-16
- 張強在沙河市襄都區和邢東新區調研時強調2022-03-16
- 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視頻調度會議強調2022-03-16
- 魏吉平在南宮市督導調研時強調2022-03-16
- 淮安:聚焦生態宜居目標方向 一座宜居新城正躍然而出2022-03-16
- 總投資30億元 鹽城東臺8個重大產業項目相繼開工 2022-03-16
- 鹽城響水:“農旅文”融合 打造黃河故道萬畝林果經濟帶2022-03-16
- 真考實評動真格 南京高淳“效能亮榜”持續深化2022-03-16
- 好消息 南京建鄴區首個低效用地再開發項目年內動工2022-03-16
- 南京玄武區集中整治出版物市場 凈化校園周邊文化環境2022-03-16
- 搶收“頭道好茶” 南京首批雨花茶“明前茶”即將上市2022-03-16
- 【關注3·15】甘肅省持續凈化消費環境 去年消費糾紛和解成功率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報中位列第一2022-03-16
- 景泰縣關于2例無癥狀感染者活動軌跡的公告2022-03-16
- 2022年3月14日白銀市新冠肺炎疫情情況2022-03-16
- 景泰縣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領導小組關于三輪大規模核酸檢測結果的通告2022-03-16
- 甘肅省出臺25條中小微企業紓困幫扶措施 吸納帶動就業達到一定條件一次性補助3萬至15萬元2022-03-16
- 網友爆料:限價4.6萬/平,會展城新盤,云海臻府今年開賣2022-03-16
- "刷臉上車"?現代起亞申請汽車面部解鎖專利2022-03-16
- 獲蜂巢能源支持 Exide將在印度建電池工廠2022-03-16
- 國際油價失守百元關口 國內期市普跌2022-03-16
- 特斯拉“退一賠三”案二審敗訴后申請再審2022-03-16
- 小鵬汽車成立新公司 經營范圍含二手車鑒定評估2022-03-16
-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首都機場公安全力保障冬殘奧會出港高峰2022-03-16
- 深化“交所融合” 派出所交通管理隊在行動2022-03-16
- 羅森回應門店過期包子照樣賣:已核查并配合停業整頓2022-03-16
- 月月有簽約 月月有開工 月月有投產2022-03-16
- 部分低配版兒童智能手表操作系統過于老舊 存在安全隱患2022-03-16
- 投保后投保人可以高枕無憂 蕪湖市保險業協會發布購保風險提示2022-03-16
- 飛科1-2月實現營業總收入超7億元 同比增長約38.52%2022-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