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雙茬輪作讓冬閑田變增收田


(資料圖)

白艷華魏萍

秋日時令好,田間復種忙。

走進文殊鎮文殊村五組組長孫秀芳的田地里,可以看到,十幾個工人在田間來回穿梭,每個人的旁邊放著一個裝滿蔥苗的鐵斗,一顆顆提前育好的蔥苗頭朝下、葉子朝上,被插進約30cm深的洞里,這樣一顆鐵桿蔥的種子就埋下了。

近年來,文殊村圍繞“穩增長、調結構、促增收”的目標,積極探索富民增收渠道,通過不斷嘗試,“糧+草”“糧+菜”“糧+糧”模式已逐漸成熟。利用夏收后的空閑土地復種燕麥草、大蔥、娃娃菜、胡蘿卜等秋菜及豌豆等作物,巧打時間差,創新種草、種菜新模式,讓農作物種植從一年一茬變成一年兩茬,實現“一茬保供給、一茬促增收”的農業帶動致富新局面。

孫秀芳說:“小麥收割完之后,土地閑著也是閑著,春天我就育好了復種的蔥苗,打算再種一茬制種鐵桿蔥,現在把蔥苗栽上,大概明年5月份就會開花結籽,6月份開始收籽。制種鐵桿蔥的產量一直很可觀,畝產約80公斤左右,80元/公斤,產值約6400元左右,到時候直接銷往種子公司,銷路也是提前打開的。復種就是人忙一些,但是帶來的經濟收益還是很不錯的,此外,我還種了娃娃菜、胡蘿卜,到時候除了自給自足,剩下的賣了也是一筆不錯的收入。”

今年,在頭茬作物小麥、大蒜等收割后,文殊村主要復種了鐵桿蔥、西紅柿、娃娃菜、芹菜、胡蘿卜等蔬菜,復種面積達260余畝。文殊村海拔高、通風條件好,蔬菜種植地理區位優勢明顯,村民種植經驗豐富,村里又實施了管灌、提灌等高效節水設施,滿足了蔬菜喜水的基本條件。多年來,蔬菜種植主要以大蒜、大蔥、土豆、架豆為主,進一步拓寬了農民增收致富之路,為下一步高原夏菜項目落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