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打卡文化蘭州

中國甘肅網6月11日訊據蘭州晚報報道(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高宏梅文/圖)6月10日是第18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以下簡稱“遺產日”),在主題為“文物保護利用與文化自信自強”的活動中,隴南市主會場、甘肅省圖書館、蘭州市博物館等文博單位舉辦的各類活動人氣滿滿,讓古老的文化遺產在“文藝范”十足的活動中綻放時代新韻。

甘肅主會場領略隴南絢麗非遺魅力


(資料圖片)

第18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甘肅主會場“相中”隴南,文化厚重,歷史悠久,書寫文化自信,當之無愧。

作為“遺產日”的主會場,隴南市博物館新館在當天正式開館,隴南市博物館建館以來的重要文物收藏以及武都出土的珍貴文物有了更加“宜居”之所,可喜可賀。

此外,活動還公布了2023年甘肅省示范性文物保護項目名單、首批甘肅省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名單。記者注意到,由敦煌研究院申報的石窟寺數字化保護與成果利用基地進入首批重點科研基地名單。

省圖書館體驗古代發明樂趣

甘肅省圖書館,千古巨制──《四庫全書》再秀真容,文溯瑰寶風采依舊。

雕版印刷術在中國的發展經歷了由印章、墨拓石碑到雕版,再到活字版的幾個階段。在省圖書館一樓大廳,這項中國古人的重要發明正在圖書館志愿者雙手的一起一落間再次“復活”。雕刻成圖案或文字的木板被刷上朱泥,鋪紙施壓片刻,印版上圖文便轉印到了紙張上。一名小學生體驗后開心不已,直呼:“好神奇。”

尤其是當天的“甘肅省古籍保護成果展”,讓隱入塵埃的古籍走出“閨房”,以文圖方式向人們講述著自己的“前世今生”。

市博物館守護共有精神家園

蘭州市博物館內,白衣寺塔下,30名青少年聚精會神,面前的畫板上,明代歷史遺跡在孩童的筆下熠熠生輝,畫布上的白衣寺千姿百態,生機無限,古建色彩斑斕,不再刻板。

新時代文物工作提出了“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這一群白衣寺塔下的孩童,在細致入微地觀察下,在一絲不茍的創作下,讓文物活了起來,多了一分靈動……

而在另一側,“遺產日”的必打卡活動──大明風華·漢服文化節正在沉浸式“穿越”,搖扇,發簪,古裝,集市,時間不再匆忙,腳步不再匆匆,古韻悠悠,令人流連忘返。

文物公益鑒寶環節,一名老先生家中的祖傳寶貝──《歷代名臣法貼》令專家大開眼界。幾輪鑒定下來,結果出來了:“老爺子,您這是真跡啊,一共11冊,相當了不起。來,我們幫您再包裝包裝,您拿回去珍藏好!”老先生心滿意足,專家開心不已:“這是今天最大的收獲啊!”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